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
香炉忽动吹寒灰,浦城环翠阴风来。
岭头顽石尽能走,涧下奔泉皆倒回。
猿猱啼兮鬼啸野,六玄虬兮四骊马。
想须吟绕碧草亭,举手高翻白云写。
峰为文通名梦笔,杨公书堂曾散帙。
丽月鲜霞付与谁,烟墅有人还筑室。
田父何所祈,赠尔青麰黑桑椹。
里儒何所求,赠尔黄粮布囊枕。
万岁兮千秋,既往兮复留。抽兰心,拆椒口。
簸南箕,挹北斗。不假竹枝歌,何须折杨柳。
只用秦原妙绝词,传入神弦荐春酒。
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
香炉忽动吹寒灰,浦城环翠阴风来。
岭头顽石尽能走,涧下奔泉皆倒回。
猿猱啼兮鬼啸野,六玄虬兮四骊马。
想须吟绕碧草亭,举手高翻白云写。
峰为文通名梦笔,杨公书堂曾散帙。
丽月鲜霞付与谁,烟墅有人还筑室。
田父何所祈,赠尔青麰黑桑椹。
里儒何所求,赠尔黄粮布囊枕。
万岁兮千秋,既往兮复留。抽兰心,拆椒口。
簸南箕,挹北斗。不假竹枝歌,何须折杨柳。
只用秦原妙绝词,传入神弦荐春酒。
这首宋诗《建宁浦城李频行祠》以梨木为引,描绘了一幅富有神秘色彩的建州牧祠景象。诗人通过“建安梨岳”、“唐朝建州牧”的形象,寓言了祠堂的历史渊源。接着,运用“香炉忽动”、“浦城环翠”、“岭头顽石”、“涧下奔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动态而奇幻的氛围,仿佛山灵水怪皆有灵性。
“猿猱啼兮鬼啸野,六玄虬兮四骊马”一句,借神话传说增添了神秘感,暗示祠堂的神圣与超凡。诗人想象祠堂周围景色优美,有“碧草亭”、“白云写”,又提及“峰为文通名梦笔”和“杨公书堂”,进一步强调其文化气息。
“丽月鲜霞”、“烟墅筑室”则描绘了祠堂周围的宁静与雅致,反映出人们对先贤的敬仰之情。田父和里儒的赠物,象征着朴素的民间敬意和对知识的崇尚。最后,诗人以“秦原妙绝词”和“神弦荐春酒”收尾,表达了对祠堂祭祀活动的赞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建宁浦城李频行祠的庄重与神圣,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文化的珍视。
不断长江,滚雪翻云,日夜东流。
怪万里烟花,终沉伍剑,二分明月,先照隋钩。
郡县劳人,文章绝世,斗大如何困一州。
偏豪迈,在词中拜将,醉里封侯。琼华寄我难酬。
奈水满、芜城夜色浮。
道执卷跨牛,其中有乐,腰钱骑鹤,此外何求。
素札空传,玉箫谁教,泛泛还同沙际鸥。
虚名误,但浓斟玉液,煖被貂裘。
花竹阴森,路通幽沼。楼角银河低绕。
度流萤,帘乍卷,海牛轻掉。
微月朦胧故窥人,更不用、兰灯照。
玉簟凉生,画屏人悄。愁听哀蝉微噪。
记年时,曾在此,香肩斜靠。
手执齐纫暗思量,闷只把、荷风舀。
怪煞双丸,电掣波翻,底事如驰。
记忘年可友,衡方齿少,南邻觅阮,咸亦肩随。
顾我殊惭,目伊何似,谢树临风玉两枝。
惊相问,今四旬都过,消减光仪。吾衰更复奚辞。
算久已、飞腾不系思。
纵才华似尔,工诗无益,行藏如仆,赋命偏奇。
人说当初,负薪翁子,五十乘骢守会稽。
吾长啸,也明年曰艾,怀绶何时。
头颅如此,尽并刀、剪尽一生毛发。
脱帽临风聊快意,顿去许多霜雪。
只恨明朝,依然镜里,白又根根茁。
那能有术,教他青鬓重发。
可笑今岁春初,棘闱三入,犹自名心热。
都把好花辜负了,忍更辜他秋月。
难得今宵,一杯在手,万里天空阔。
夜深吟久,银髭暗撚刚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