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梢豆蔻含春色。风狂雨骤相狼藉。懊恼锦屏空。
胭脂满地红。诸姨偷觑着。调笑多轻薄。
一曲后庭花。前身张丽华。
花梢豆蔻含春色。风狂雨骤相狼藉。懊恼锦屏空。
胭脂满地红。诸姨偷觑着。调笑多轻薄。
一曲后庭花。前身张丽华。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风雨中的景象,充满了情感与寓意。开篇“花梢豆蔻含春色”,以豆蔻比喻少女的青春年华,春色正浓,暗示了青春的美好与短暂。接着“风狂雨骤相狼藉”,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将花叶摧残,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瞬间消逝。
“懊恼锦屏空,胭脂满地红”两句,通过锦屏的空寂与满地的胭脂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愁与惋惜。胭脂红不仅指自然界的花朵,也暗喻着青春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诸姨偷觑着,调笑多轻薄”则以旁观者的视角,揭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里的“诸姨”可能指的是那些在背后议论纷纷的人,他们的行为显得轻浮而缺乏真诚,与前文的哀愁形成对比,增加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曲后庭花,前身张丽华”引用了南朝陈后主的典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所作的靡靡之音,后成为亡国之音的代名词。这里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无奈与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青春易逝、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与反思。
疲马过罗坑,坑谷势坳缺。
天罅望长江,一面亏如玦。
每折迸溪流,乱石争吞啮。
西南气清劲,山肤绣积铁。
崩厓尽马力,偃树窒龙穴。
山晴蝶粉明,苔古松皮裂。
曰暮飞鸟归,行人惨无悦。
望林投茅屋,破壁挂车辙。
阴虫为我啼,客恨不可说。
中夜望星河,明明照寥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