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尹叔·其二》
《寄尹叔·其二》全文
宋 / 李正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为人疏懒自天真,从宦区区本为贫。

尚恨有情难学道,正缘无事不随人。

腥咸连日逢河伯,击拍终宵困黍民。

乐静爱閒吾得计,何须更问要涂津。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正民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首句“为人疏懒自天真”描绘了诗人天生的淡泊与疏远,不愿被世俗所束缚的性格。接着,“从宦区区本为贫”则揭示了诗人进入官场的初衷是为了摆脱贫困,但现实却让他感到失望。

“尚恨有情难学道,正缘无事不随人”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官场复杂人际关系的无奈和反感。他感叹于情感难以与道家清静无为的生活相融合,也因无法随波逐流而感到困扰。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体会。

“腥咸连日逢河伯,击拍终宵困黍民”描绘了官场生活的艰辛与民众的苦难,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这里“河伯”象征着官僚机构,而“黍民”则是指普通百姓,通过这一对比,诗人展现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态度。

最后,“乐静爱閒吾得计,何须更问要涂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由的追求。他认为在官场上寻求解脱是徒劳的,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亲近,无需再寻找所谓的出路或捷径。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李正民
朝代:宋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猜你喜欢

为方尚书宾题山水图

翠崦参差合,疏林隐映开。

白云生野水,树色掩楼台。

钓艇烟中去,菱歌江上来。

山阴未可到,贺监几时回。

(0)

冬日扈驾猎龙山同尚书蹇公学士胡公登斗首山佛窟寺偶成十诗奉简·其二

侍从朝初罢,乘閒散马蹄。

黄麾云外见,猎骑望中迷。

石室疑龙卧,禅床听鹤栖。

经行有佳兴,且复记新题。

(0)

赠友人谢绳正还新淦

忆我丱角初,携书侍严父。

访君沧洲曲,握手遂良晤。

碧梧挺高标,金兰托深契。

砚席幸有托,寒暄同起处。

朋情谢新益,丽泽惬衷素。

悠悠金石交,历历岁年莫。

东西各驱逐,冠盖何由聚。

南宫沗科甲,青云忽高举。

叨承侍从荣,出入诚何补。

今春别京国,北狩随鸾驭。

回望南天云,遥睇故园树。

凭高谩踌躇,对景增延伫。

君从梁宋来,邂逅慰羁旅。

天涯故旧情,镫前牢落趣。

时蔬荐辛盘,肴核侑芳醑。

剧谈夜未央,移席月当午。

但惜欢会难,宁知别离苦。

揽袂听晨鸡,候此秋天曙。

我复趋承明,君还故乡去。

鸿雁正南飞,商飙动砧杵。

分携五云馆,翘首金台路。

望望不见君,相思渺何许。

(0)

赠萧医士

萧子擅医名,不假药石功。

以心运元气,斡旋掌握中。

娄生婴热疾,萧子抚其躬。

默运极冥搜,顷刻皆流通。

化热为清凉,去烦息呻恫。

勿药收奇效,名声播西东。

报谢却金帛,高谊邈难同。

一朝持大轴,来语玉堂翁。

为之发佳咏,浩思意无穷。

(0)

商妇怨·其一

百岁似相期,安知有别离。

去时儿在腹,今已长过眉。

(0)

夜至万全城中小寺适寺僧亦自塞上归

晚来寻小寺,直在古城间。

石路斜通市,禅房远见山。

夜中孤客到,月下一僧还。

静礼无生法,空门不记关。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