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温初下第》
《送温初下第》全文
唐 / 孟郊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日落浊水中,夜光谁能分。

高怀无近趣,清抱多远闻。

欲识丈夫志,心藏孤岳云。

长安风尘别,咫尺不见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ēnchūxià
táng / mèngjiāo

luòzhuóshuǐzhōngguāngshuínéngfēn
gāo怀huáijìnqīngbàoduōyuǎnwén

shízhàngzhìxīncángyuèyún
chángānfēngchénbiézhǐchǐjiànjūn

注释
日落:傍晚的太阳。
浊水:混浊的水面。
夜光:夜晚的微弱光线。
分:分辨。
高怀:高尚的情怀。
近趣:眼前的小乐趣。
清抱:清高的心境。
远闻:远播的名声。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有志气的人。
孤岳:孤独的高山。
云:比喻深不可测的心思。
长安:古都长安,这里代指京城。
风尘:形容社会纷扰或旅途艰辛。
咫尺:极短的距离,形容距离虽近但难以相见。
翻译
夕阳沉入浑浊的水面,夜晚的光芒又有谁能分辨。
高尚的情怀不拘小节,清高的怀抱常有深远的名声。
想要了解大丈夫的志向,他的心就像孤独的山峰上的云雾。
在长安的风尘中离别,即使相隔咫尺也难以再见你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英雄志士的赞美。"日落浊水中,夜光谁能分"两句,通过日落与夜幕降临的景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空间距离感,不仅是物理上的远离,更有心灵上的隔阂。

"高怀无近趣,清抱多远闻"则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或崇高品格的向往和赞赏,这种追求不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即使身处尘嚣,也能保持内心的清澈和坚守。

"欲识丈夫志,心藏孤岳云"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愿望,那就是认识和理解那些有着高尚志向的人。他们的心中隐藏着像山岳一样坚定不移的信念。

最后两句"长安风尘别,咫尺不见君"则是对离别之情的深切表达。在繁华但又充满离别悲愁的长安,即使相距咫尺(很短的距离),也看不到亲朋好友的身影。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蕴含深沉情感和理想追求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志向的赞美和个人离别之痛的哀婉。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朝代:唐   字:东野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生辰:751~814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猜你喜欢

过徐节之宅有感三首·其一

颐庆堂成未一年,窗中紫翠列千山。

重来前日持杯地,桃李飘零春自阑。

(0)

得叔问书报柳元礼许寄鹤二首·其一

海上胎禽雪翅翎,故人千里念岩扃。

崇兰馆近光音坞,为予新添放鹤亭。

(0)

壬子七月十六日夜月蚀五首·其四

撑肠挂肚何繇足,持腋持颐可自娱。

底事缘天得刳磔,未妨璧月照空虚。

(0)

泊舟仪真江上连日风雨作六言遣闷·其一

汹汹风号万窍,冥冥雨暗长江。

午梦归寻三径,南山恰对书窗。

(0)

和白乐天二首写怀仍效其体·其二

中台退食每逡巡,不向重华即浮因。

岂但语言多少味,亦知才术不如人。

五云华阙通闺籍,万顷烟波掷幽寻。

旧游回首成春梦,太息凭谁写寸心。

(0)

同叔问诸人以橘栗柿蔗为题以东南之美为韵余得橘美字韵一首

三闾老沈湘,嘉颂谁为美。

白华发幽馨,春色荐甘醴。

金衣光出怀,缥实酸裂齿。

岂无三百苞,未见十二子。

缅怀商山翁,善幻亦徒耳。

壶中何足道,千刹一毫比。

我今老而穷,饘粥思乞米。

恨无千头奴,杼柚供万指。

慇勤祝移根,勿作江北枳。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