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退食每逡巡,不向重华即浮因。
岂但语言多少味,亦知才术不如人。
五云华阙通闺籍,万顷烟波掷幽寻。
旧游回首成春梦,太息凭谁写寸心。
中台退食每逡巡,不向重华即浮因。
岂但语言多少味,亦知才术不如人。
五云华阙通闺籍,万顷烟波掷幽寻。
旧游回首成春梦,太息凭谁写寸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所作的《和白乐天二首写怀仍效其体(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退食之余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中台退食每逡巡”,描述了诗人退下官场后,每日退食之时,心中总有一番犹豫与徘徊,暗示了他对于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与留恋。接着,“不向重华即浮因”一句,表达了诗人并非完全脱离尘世,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既非追求帝王的荣华,也非随波逐流,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岂但语言多少味,亦知才术不如人”两句,诗人通过自谦之语,表达了自己在语言艺术和才华上的认识,既肯定了语言的魅力,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评价和谦逊态度。
“五云华阙通闺籍,万顷烟波掷幽寻”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在五彩祥云环绕的华丽宫殿与广阔的烟波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最后,“旧游回首成春梦,太息凭谁写寸心”两句,诗人将过去的经历比作春日的梦境,既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流露出对现实无法完全满足内心渴望的无奈与叹息。同时,诗人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并分享他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对情感交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生活态度及理想追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凉秋风物正清华,极目高楼不见花。
老境固知无乐事,醉乡聊欲寄生涯。
银钩远寄清桐滑,玉液亲题赤印斜。
笑引壶觞成一醉,歌筵遥想鬓堆鸦。
君家执戟郎,寂寞坠天禄。
萧然刘董外,那用相窘束。
居无甔石储,但有书满屋。
君今老衡茅,出处异兰菊。
静中独观妙,四达开惠目。
中园郁黄华,庭下森翠竹。
饥来索盘餐,小极须睡足。
时当叩君门,为问梅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