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桃源便弗如,此乡洵美是吾居。
衣冠俗俭风犹古,耕凿人多力有余。
绕屋定栽千个竹,几家同种一池鱼。
近来长算村翁富,卖与山田得买书。
未必桃源便弗如,此乡洵美是吾居。
衣冠俗俭风犹古,耕凿人多力有余。
绕屋定栽千个竹,几家同种一池鱼。
近来长算村翁富,卖与山田得买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质朴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马思赞以赞赏的口吻表达了对插花山居的喜爱。首句"未必桃源便弗如"暗示了这里的环境或许不逊于传说中的桃花源,充满了田园诗意。"此乡洵美是吾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满意,认为这里确实美丽宜居。
接下来的两句"衣冠俗俭风犹古,耕凿人多力有余"描绘了村民朴素的生活方式和勤劳的精神风貌,衣着简朴但风俗淳厚,人们勤劳耕作,生活富足。"绕屋定栽千个竹"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的自然之美,竹林环绕,清新雅致,"几家同种一池鱼"则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共享资源。
最后,诗人以"近来长算村翁富,卖与山田得买书"作结,展现了村民虽然富有,但仍保持简朴,愿意用多余的财富换取知识,体现出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乡村生活的诗,流露出诗人对这种淳朴生活的向往和肯定。
树影过帘柱。记当年、纱橱眠起,花砖共数。
十载钿车随皂盖,听遍江湖凉雨。
把一卷、循良新谱。
缀向和鸣诗稿后,夜吟声、响荅蟾宫杵。
酬唱乐、者般妩。云霄小谪瑶台侣。
拭端溪宛央锦砚,采豪双举。
玉茗秾开香寝畔,楼外苍然平楚。
过岭觅、珠娘鹦母,初试梅花妆额样,没人蕉、红傍疏棂吐。
仙蝶翅、掩堂庑。
小庭深院无尘梦,堂前四松交荫。
黛影拿云,青阴漏月,满地霜华寒浸。
涛声到枕,听子落空阶,幽人未寝。
贤主多情,扣门相就更呼饮。
伤心当日胜友,到重来散尽。清泪交衽。
任是虬姿,依然无恙,庑下梁舂难赁。
西州路稔,便洒泣羊昙,也成衰甚。
待问山童,那堪门巷审。
红豆抛残矣。正花前、鬓丝禅影,泥人如此。
十万春风谁管领,甘为雪儿愁死,偏零落、鸳鸯名字。
争道罗横难脱白,证香名、未办黄金纸。
这场错,铸谁是。
同年碧玉才弹指,半相逢、钿筝瑶阮,招摇过市。
愿种搞门千本草,稳卧樱桃花底。
都不羡、盘龙账子。
巧借青娥消肮脏,拼偿他、轻薄生生债。
掷铅管,泪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