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声良可厌,闲抱七丝琴。
欲识调弦意,理人先理心。
郑声良可厌,闲抱七丝琴。
欲识调弦意,理人先理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的《袁州庆丰堂十闲咏(其二)》。诗中,诗人以琴声为引,表达了对音乐与修身关系的独特见解。"郑声良可厌"借用郑国靡靡之音比喻不良的风气或低俗的音乐,暗示了对浮躁或不雅的追求的厌弃。"闲抱七丝琴"描绘出诗人闲暇时抚琴的情景,展现了其高雅的趣味和心境。
"欲识调弦意"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弹奏的深层含义,即通过调整琴弦,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和谐与平衡,暗示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理人先理心"则强调在处理人事之前,首先要修养内心,体现了儒家的道德修养理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品性的重视,以及通过音乐来提升自我修养的主张,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红冰一片凝双魂,江婓夜吊秋烟痕。
修顽雪挼弱无骨,对泣余膏咽孤月。
娇怜负转如流弹,觅影不见空折盘。
蚌珠拾得无处著,歌怨莫邪声更寒。
江中碧化古时魅,裁佩偏宜素腰腻。
唾壶已碎失胭脂,浓入吴波波亦醉。
故宫云老东西迷,十二栏干锁玉肌。
吴蚕作茧不裹肉,飞出双蛾向江哭。
乌啼纱绿机声绝,余织青红两雌蜺。
青锋祇欲饫蝤蛴,臂上守宫蔫未灭。
郢中健儿猛于虎,樊城箭镞纷如雨。
曹刘争战苦不休,云此荆襄之门户。
桓桓中兴李与岳,议守议复了数著。
吕家小儿乳未乾,坐受欺绐失金钥。
书生莫漫嗤鹅湖,完局终归孟大夫。
谁云在德不在险,建瓴之下何时无。
盘盘磴道马蹄穴,旧垒萧条石凹凸。
炮车矢砮冲突余,过客盐车困九折。
亦知虎牙何敢然,耽耽余怒谁能前。
鸺鹠助威啼空山,转愁蜀道凋朱颜。
我来四顾双泪溢,下马踟蹰缠两膝。
如此关山不可行,殷勤说与承平日。
日下扶云峰,山晚叶半赤。
返照翻过鸟,暝色随归客。
径滑容侧足,线缕缘山脊。
诘曲已数盘,直下犹千尺。
凉风吹我裳,萧萧愁向夕。
野雉雊深草,不知防弹射。
仆夫勿卤莽,行路有倾仄。
揽策出谷口,山衔月已白。
曙光栖禽觉,初语惊幽悄。
山村夜无漏,暗室窗失晓。
朝暾逼寒岩,宿雾半萦缭。
登登径曲盘,烟躅堕遐渺。
花树绿全暗,露草青未了。
珠洞阴沈沈,瓮城波溔溔。
忽度马桑冲,脱兔忆凶狡。
弋获纵鱼烂,追蹑已云扰。
为政良独难,平中勿伤剽。
白马此旧司,赤子慎相保。
罗生十日画一石,嶙峋不异千仞山。
似从昨夜姑臧至,二十八宿森斓斑。
此时七月苦炙热,漫肤多汗行路难。
张君持此动摇微风发,石气随风生薄寒。
使我凛烈自顾,忽觉衣裳单。
我闻昔日女娲鍊石补青天,余此一握苍且坚。
一朝大风从北来,吹汝堕入尘埃间。
溪旁久卧胡不起,视彼后者加之鞭。
直使驾桥渡海去,东看日出榑桑边。
石乎胡不含滋吐润惠四海,空存大骨尧尧学学然。
我今斋戒发取视,应得金简玉书,九疑东南宛委篇。
不然缇巾十袭空见怜,无殊瓦甓何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