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罗生画石扇面为张碇山》
《题罗生画石扇面为张碇山》全文
清 / 刘大櫆   形式: 古风

罗生十日画一石,嶙峋不异千仞山。

似从昨夜姑臧至,二十八宿森斓斑。

此时七月苦炙热,漫肤多汗行路难。

张君持此动摇微风发,石气随风生薄寒。

使我凛烈自顾,忽觉衣裳单。

我闻昔日女娲鍊石补青天,余此一握苍且坚。

一朝大风从北来,吹汝堕入尘埃间。

溪旁久卧胡不起,视彼后者加之鞭。

直使驾桥渡海去,东看日出榑桑边。

石乎胡不含滋吐润惠四海,空存大骨尧尧学学然。

我今斋戒发取视,应得金简玉书,九疑东南宛委篇。

不然缇巾十袭空见怜,无殊瓦甓何足观。

(0)
鉴赏

这首清代刘大櫆的《题罗生画石扇面为张碇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石头画面,通过罗生的画技,将一块峥嵘嶙峋的巨石展现得如同千仞高山,仿佛从姑臧之地穿越而来,星宿点缀其上,展现出壮丽的景象。诗人身处酷暑,扇面带来的微风和石气带来一丝清凉,让他顿感振奋。

他联想到女娲补天的神话,认为这石头蕴含着坚韧的力量,然而又担忧它可能遭受风吹尘埋的命运。诗人希望这块石头能如女娲补天石般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架桥渡海,见证日出东方。他感慨石头虽无生机,但其坚硬的质地和象征意义值得尊敬,甚至期待从中获取智慧的启示。

整首诗以画石为引,寓言深远,既有对艺术的赞赏,也寄寓了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的思考。刘大櫆的笔触细腻,寓意丰富,展现了他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刘大櫆

刘大櫆
朝代:清   字:才甫   号:海峰   籍贯: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   生辰:1698——1780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刘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纵声读古诗文,韵调铿锵,喜饮酒,好吟诗。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参加考试都登副榜。刘大櫆60岁后为黟县教谕。几年后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以文学教授生徒。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诗集》6卷《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论文偶记》1卷,纂修《歙县志》20卷。逝世后,安葬在今金社乡向荣村刘家苕箕地,墓为省级文物。 
猜你喜欢

怀徐南村

慷慨悲歌今复古,平生风义友兼师。

依依杨柳犹如此,采采芙蓉欲遗谁。

列槛岚光皆入画,应门月色自敲诗。

年来云树常相忆,况是秋风次第吹。

(0)

春日郊居

田家几日晴,江上有莺声。

对酒野花落,闭门春草生。

溪流清复浅,村径曲还平。

不用买山隐,吾兹老钓耕。

(0)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其一

道济群生心尚歉,知周万物礼逾勤。

能为世上难行事,始是人中寡过人。

(0)

杨柳枝词·其三

百花洲畔覆青坡,第六桥头蘸碧波。

凤管龙笙春寂寂,绿阴终日伴渔歌。

(0)

番湖夜泊不见月又无酒可沽

今宵三五月,不照异乡人。

笑杀陶彭泽,空裁漉酒巾。

(0)

弄月池

煌煌明月珠,倒影池中水。

恍然紫绮裘,濯足天河里。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