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地堪逃暑,空堂坐学僧。
扫阶风作帚,照壁月为镫。
但得心如水,无劳客似蝇。
簿书重叠置,抱膝谢良朋。
何地堪逃暑,空堂坐学僧。
扫阶风作帚,照壁月为镫。
但得心如水,无劳客似蝇。
簿书重叠置,抱膝谢良朋。
这首清代诗人善泰的《消夏》描绘了夏日避暑的清静生活。首句“何地堪逃暑”表达了对炎热夏日的无奈,然而诗人选择在空荡的堂屋内学习僧人的禅定,寻找内心的清凉。"扫阶风作帚,照壁月为镫"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以风喻扫帚,以月光代替灯火,展现了夏日夜晚的简朴与宁静。
诗人强调心境的重要性,“但得心如水”,意味着只要内心平静如水,就能超越外界的酷热。他进一步表示,无需像忙碌的苍蝇一样追逐俗世纷扰,"无劳客似蝇",表明他已超脱世俗的牵绊。最后,诗人以处理公务的簿书堆积为背景,表达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宁愿抱膝独处,谢绝友朋来访,享受这份清静的消夏时光。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生活场景和诗人的心境变化,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隐逸情怀。
圣朝用中典,前代所未侔。
一罚有失平,天子以为忧。
祥刑慎处纠,辍子蓬莱丘。
御前赐印纸,尽部东南州。
才豪勇自放,霜隼凌高秋。
清风翩两旗,八月下吴舟。
勉哉树休问,考绩待其尤。
毋忘临觞赠,义重闺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