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逐高低,旁通桃李蹊。
凉台无六月,钓石俯双溪。
醉欲眠花下,吟来过竹西。
风流黄太史,古壁有留题。
三径逐高低,旁通桃李蹊。
凉台无六月,钓石俯双溪。
醉欲眠花下,吟来过竹西。
风流黄太史,古壁有留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萧氏园亭的所见所感。"三径逐高低"写园中小径蜿蜒起伏,与桃李树丛相映成趣。"凉台无六月"暗示园中环境清凉,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感受到丝丝凉意。"钓石俯双溪"进一步描绘了园林的水景,钓鱼石位于溪流边,令人心旷神怡。
"醉欲眠花下"表达了诗人欣赏美景后的陶醉,甚至想在花丛中沉睡。"吟来过竹西"则记录了诗人漫步时的诗意心境,走过竹林西边,不禁吟咏出声。最后,诗人以"风流黄太史"赞美园主人的文采风流,并提及古壁上的题诗,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萧氏园亭的优美景色和主人的雅致生活,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流连忘返之情。
重谢诸公为买园,买园城里占林泉。
七千来步平流水,二十馀家争出钱。
嘉祐卜居终是僦,熙宁受券遂能专。
凤凰楼下新闲客,道德坊中旧散仙。
洛浦清风朝满袖,嵩岑皓月夜盈轩。
接䍦倒戴芰荷畔,谈麈轻摇杨柳边。
陌彻铜驼花烂漫,堤连金谷草芊绵。
青春未老尚可出,红日已高犹自眠。
洞号长生宜有主,窝名安乐岂无权。
敢于世上明开眼,会向人间别看天。
尽送光阴归酒盏,都移造化入诗篇。
也知此片好田地,消得尧夫笔似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