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望翠微,缥缈如灵鹫。
云端出一头,俯领众峰秀。
缓步从山腰,身轻一筇瘦。
林峦曲折移,青紫频舒皱。
香多不辨花,韵细知鸣溜。
怪石脱云胎,杰阁依山构。
心清圣感僧,晏坐松林茂。
宫阙在东南,疏甍成彩绣。
壮哉九重深,宛转千门透。
日丽远烟清,气澄新雨后。
可怜大道间,马寸人如豆。
肩舆望翠微,缥缈如灵鹫。
云端出一头,俯领众峰秀。
缓步从山腰,身轻一筇瘦。
林峦曲折移,青紫频舒皱。
香多不辨花,韵细知鸣溜。
怪石脱云胎,杰阁依山构。
心清圣感僧,晏坐松林茂。
宫阙在东南,疏甍成彩绣。
壮哉九重深,宛转千门透。
日丽远烟清,气澄新雨后。
可怜大道间,马寸人如豆。
这首清代诗人汪文柏的《翠微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景图。首句“肩舆望翠微”以乘车远眺的角度,展现出翠微峰的青翠之色和若隐若现的仙灵之态。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缥缈如灵鹫”、“云端出一头”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入云和奇特形状。
诗人漫步山腰,感受“身轻一筇瘦”,竹杖轻盈,心境悠然。山势起伏,“林峦曲折移,青紫频舒皱”,色彩斑斓,富有动态美。香气四溢,但难以分辨具体花香,只能听闻流水声,增添了山间的宁静与神秘。
峰顶的怪石和高阁与山体相映成趣,“怪石脱云胎,杰阁依山构”,显现出自然与人工的和谐。诗人在此处心境清净,仿佛与圣僧同感,静坐于松林之中,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视线向下,宫阙隐现在东南方向,屋脊如彩绣般绚丽,展现出皇家的宏伟气象。九重深宫的壮丽景象,透过层层门户,曲折而深远。阳光洒落,远处烟雾缭绕,空气清新,雨后的气息更显宜人。
然而,诗人感叹大道之上,人如豆粒般渺小,对比出自然的伟大与人的微不足道。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翠微峰的秀美,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感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