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
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闇,离披帘幕破。
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
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
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闇,离披帘幕破。
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寒而又健康不佳的书生在冬夜里孤独寂寞的情景。诗中通过对环境和心境的细腻刻画,展现出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
“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开篇便点出了家境贫寒,亲人离散,以及身体多病,无力再与世间往来。这些都是对个人生活状况的直接抒发,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绪。
“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这两句强化了作者在夜晚的孤独感受,没有亲人陪伴,只能一个人关上门窗,陷入寂静之中。这里的“独掩村斋卧”不仅是对物理环境的描绘,更是心灵状态的一种写照。
接下来的“冷落灯火闇,离披帘幕破。”则通过对昏暗的灯光、残缺的窗户和破旧的帐幔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凉与寒碜,以及物质上的贫困。
诗中“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则是对外界环境的一种感受。作者在深夜里听到窗外又开始落雪的声音,这不仅增加了夜晚的寂静,更增添了一份冬日的萧瑟。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这两句表明尽管生活艰辛,但作者仍旧保持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渴望。在漫长的岁月里,即便是睡眠也变得珍贵,但在深夜时分,却又不得不强迫自己清醒以坐禅修身心。
“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这里的“不学”可能意味着作者并非佛家出身,但却也借用了坐禅这一方式来求得内心的平静。然而,即便是这样一种追求,也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尽管肉体仍旧被束缚在这个世界,但心灵却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得到解脱与升华。
最后,“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在这漫长而又孤独的岁月里,作者度过了一千三百个夜晚,这数字化的表达增加了时间长度的沉重感,同时也强调了诗人对内心世界深刻体验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精神生活追求的坚定表述,构建了一幅深邃而又凄美的冬日夜景图。
灊人思尔法,楚信有回船。
估客亲宵语,闲鸥偶昼禅。
经声含石潋,麈尾拂江烟。
常说归山意,诛茅庐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