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竟陵王同沈右率过刘先生墓诗》
《奉和竟陵王同沈右率过刘先生墓诗》全文
南北朝 / 谢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嘉树因枝条,琢玉良可宝。

若人陵曲台,垂帷茂渊道。

善诱宗学原,鸣钟霁幽抱。

仁焉徂宛洛,清徽夜何早。

岁晚结松阴,平原乱秋草。

不有至言扬,终滞西山老。

(0)
鉴赏

这首诗是谢朓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奉和竟陵王同沈右率过刘先生墓时所作。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对亡友的怀念。

“嘉树因枝条,琢玉良可宝。” 这两句开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其中“嘉树”指的是珍贵的树木,“因枝条”则表达了这些树木繁茂的状态;“琢玉”是雕刻玉石,比喻修养和完善自我;“良可宝”强调了这种完美品质是多么珍贵。通过这两句,诗人以物象比喻人格,赞扬刘先生的人品如同这些美好的树木和精致的玉石一样,是难能可贵之物。

“若人陵曲台,垂帷茂渊道。” “若人”是指那些有才能、有德行之士,“陵”字意味着超越,而“曲台”则象征高洁独立;“垂帷”意为隐藏不露,暗喻刘先生的才华未曾完全展现;“茂渊道”形容其学问深邃广博。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刘先生才德兼备、学识渊博的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善诱宗学原,鸣钟霁幽抱。” 这里,“善诱”指的是教导有方,“宗学原”则是宗族学问之源头;“鸣钟”比喻清晰的教诲声音,而“霁幽抱”则形容心怀宽广,能够包容万物。诗人通过这些句子,进一步表达了对刘先生教育和学术贡献的敬意。

“仁焉徂宛洛,清徽夜何早。” “仁焉”指的是仁爱之心,“徂宛洛”则形容其德行广被,流传于世;“清徽”比喻美好而高洁的声音,而“夜何早”则表达了希望这个声音能够长久持续下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刘先生仁爱品质的赞扬和对其精神遗产的永恒怀念。

最后,“岁晚结松阴,平原乱秋草。不有至言扬,终滞西山老。”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暮年景象,其中“岁晚”指的是时光流逝,年华渐老;“结松阴”则形容树木成荫,投下深沉的影子;“平原乱秋草”则是自然界秋天景色的一种描写。接着,“不有至言扬”表达了诗人对刘先生遗教未能广泛传播的遗憾,而“终滞西山老”则是诗人表达自己虽然年老,但依然怀念刘先生,愿意在西山之下长久地守护着这份记忆和尊崇。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以及对往事的回顾与缅怀,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刘先生深切的哀思和高度的敬仰。

作者介绍
谢朓

谢朓
朝代:南北朝   字:玄晖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生辰:464~499年

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
猜你喜欢

初伏大雨戏呈无咎四首·其一

大明放朝官避暑,长廊翛翛绝尘土。

汉家宫殿敞千门,紫阁拖云洒甘雨。

雷恲电笑洗蒸郁,荡荡青天滑流乳。

忆昨三年田舍中,六月正服农家苦。

岂望生还直旧庐,得见张晁说新语。

初听钧天骤窃抃,正似声闻躩起舞。

喜乘初凉与晤歌,不忧庭潦垫垣户。

径携斗酒相就醉,更置双鲤充君俎。

(0)

题谢康乐石门作

吾闻永嘉守,□□□□心。

胜迹若犹在,云涧清且深。

绿萝自蒙密,白日易森沉。

□□松筱□,石门□登临。

碧潭映千丈,瀑布飞□□。

秋雨□微□,暮烟生长林。

□□□皇华,□□往来□。

偶尔□吟笺,遗风尚□□。

悠悠归路长,恋恋惜馀芳。

□动□水兴,兹焉安可忘。

(0)

野棠开后忽飞来,又趁秋风海上回。

到国依栖应有梦,巢空月落旧楼台。

(0)

游仙词三十三首·其十六

全家童女在云边,都是人间得道仙。

甲子无穷春不老,研金写尽蕊珠篇。

(0)

题顺宁壁·其四

小日寒窗共赋文,一时洛下看机云。

自知只道归耕手,不比斯人解致君。

(0)

闻杜鹃有感

人物同为气所乘,良心露处即良能。

天津有此惊康节,西蜀无之感少陵。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