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江过接待寺和樊榭》
《吴江过接待寺和樊榭》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拂天乔木古,有客访三乘。

带雾过枯涧,叩门多远僧。

鸥分午馀饭,云护宋时灯。

此去臞庵近,居人识未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江之行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拂天乔木古”以“拂天”二字生动地展现了高大树木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而“古”字则暗示了这些树木历史悠久,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接着,“有客访三乘”一句,巧妙地将访客与佛教中的“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联系起来,既体现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也暗含了对智慧与修行的向往。

“带雾过枯涧,叩门多远僧”两句,通过“带雾”与“枯涧”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仿佛引导读者跟随诗人一同穿越雾气弥漫的山涧,最终抵达一处远离尘嚣的禅院,遇见了多位远道而来的僧侣。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追求。

“鸥分午馀饭,云护宋时灯”则是对寺中生活的一抹写意。鸥鸟在午后的余晖中觅食,云层轻轻遮蔽着古寺中宋代遗留的灯火,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也暗示了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传承。通过“鸥”与“云”的形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赋予了画面以深邃的意境。

最后,“此去臞庵近,居人识未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达的臞庵(可能是指较为简朴的僧舍)的好奇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这里的“居人识未曾”不仅指臞庵的居民对来访者不熟悉,也暗示了诗人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与新鲜感,以及对这次旅行的深刻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人文关怀与历史韵味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世界探索的热忱。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袁鲁望见过分韵四首·其一新岁为甲子

懒草玄经罢,开门春草平。

交游随宦失,物态与年生。

悬榻宁双下,呼樽始一惊。

对君今日饮,差不悔虚名。

(0)

余以幽忧久废吟咏至八月十二日夜忽梦於停云馆饯人北还得二句云中原垂鸟道久客自鹑衣寻改赋古体八句觉后悉记之不知其何说也

留君日何短,别君日何长。

中原鸟道路,游子鹑衣裳。

悲风夜骚屑,白云寒苍茫。

尽此一杯酒,踟蹰空断肠。

(0)

答助甫吏部八首·其六

赤日浴沧海,青天横岱宗。

汉家两司马,吾世一攀龙。

病起千年态,徘徊绝代容。

齐称君误矣,寥廓或云从。

(0)

吴桥道中

三辅行将遍,孤城客久稀。

朔风深引幔,寒日淡沾衣。

何物人堪老,浮名计总违。

黄尘满天地,不点北山薇。

(0)

即席分韵送肖甫

高会几人共,潸然问所之。

吾曹殊未已,世路渐难期。

词赋云霄阔,经纶日月欺。

三巴还百濮,姓字仗谁知。

(0)

同子与正叔夜过顺甫

臈意深难尽,春光缓未回。

日馀归案牍,天阔仅楼台。

寂寞耽吾党,荣华逐世才。

莫为残漏惜,过尔易徘徊。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