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江馆寒生棱,眼芒忽触瑶光星。
空尘动壁风旋榻,飒爽下击要离精。
金眸窈注紧脑侧,下若万骑相摩声。
凝神看定知是画,是谁扫笔如霜硎。
虚光四来指毛发,杀气迅走兼英灵。
悬此可以了魑魅,讵有鸟雀来空庭。
昔年作健臂而走,一挥飞破长天青。
仰天大笑缨索绝,毰毸斗大盘高城。
沙黄白日杳不见,围场散尽毛血腥。
今见此画如见生,头角怪尔逾峥嵘。
得霜则奋饱则飏,呼鹞作弟鹯为兄。
知君气类极神俊,嗟彼雉兔何聊生。
急将此图卷高阁,眼前万物心如平。
秋高江馆寒生棱,眼芒忽触瑶光星。
空尘动壁风旋榻,飒爽下击要离精。
金眸窈注紧脑侧,下若万骑相摩声。
凝神看定知是画,是谁扫笔如霜硎。
虚光四来指毛发,杀气迅走兼英灵。
悬此可以了魑魅,讵有鸟雀来空庭。
昔年作健臂而走,一挥飞破长天青。
仰天大笑缨索绝,毰毸斗大盘高城。
沙黄白日杳不见,围场散尽毛血腥。
今见此画如见生,头角怪尔逾峥嵘。
得霜则奋饱则飏,呼鹞作弟鹯为兄。
知君气类极神俊,嗟彼雉兔何聊生。
急将此图卷高阁,眼前万物心如平。
这首诗《题马氏斋头秋鹰图》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一幅描绘秋鹰的图画的细腻描绘和生动想象,展现了诗人对鹰的勇猛、独立与自由精神的赞美。
首句“秋高江馆寒生棱”,描绘了一幅秋风凛冽、江边馆舍冷峭的画面,为整幅画作营造了肃穆的背景。接下来,“眼芒忽触瑶光星”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鹰眼的锐利,仿佛能触及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展现出鹰的敏锐洞察力。
“空尘动壁风旋榻,飒爽下击要离精”通过动态的描写,表现了鹰在风中飞翔的姿态,以及其迅猛的攻击能力,如同古代传说中的勇士要离一般勇猛。
“金眸窈注紧脑侧,下若万骑相摩声”进一步描绘鹰的眼神和飞行时的声响,仿佛千军万马的冲锋,充满了力量感和震撼力。
“凝神看定知是画,是谁扫笔如霜硎”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赞叹,认为它如同霜刃般锋利,技艺高超。
“虚光四来指毛发,杀气迅走兼英灵”描绘了画中鹰的气势和精神,仿佛有无形的力量从四面八方涌来,触及到每一根羽毛,同时充满了英气和杀气。
“悬此可以了魑魅,讵有鸟雀来空庭”表达了这幅画作的威慑力,即使在空旷的庭院中,也足以震慑邪恶之物,没有鸟雀敢轻易靠近。
“昔年作健臂而走,一挥飞破长天青”回忆了鹰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场景,展现了其无畏的精神。
“仰天大笑缨索绝,毰毸斗大盘高城”描绘了鹰在高空中欢笑、搏击的场景,充满了自由和欢乐。
“沙黄白日杳不见,围场散尽毛血腥”描述了鹰在追逐猎物时的激烈场面,沙地上留下的是血腥的痕迹。
“今见此画如见生,头角怪尔逾峥嵘”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深刻印象,仿佛看到了活生生的鹰,其形象异常突出。
“得霜则奋饱则飏,呼鹞作弟鹯为兄”描绘了鹰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展现了其家族间的和谐关系。
“知君气类极神俊,嗟彼雉兔何聊生”表达了诗人对鹰的赞赏,同时也对其他动物的生存状态表示同情。
“急将此图卷高阁,眼前万物心如平”最后,诗人决定将这幅画收起,让心灵归于平静,不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致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鹰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