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风光图。开篇“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两句,以飘渺的云彩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无常天气的观察和思考。
接着,“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进一步描绘了一幅雨后山谷的生机勃勃景象。这里的“荷雨”与“蘋风”,既形象地展现了雨后的湿润与凉爽,也暗示着诗人在大自然中的亲切感受。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两句,则通过描写鸟儿的叫声和水鸟嬉戏的场景,传达了一种生动活泼之美,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最后,“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则是诗人的深刻感悟。这里“山色不言语”,表面上是对自然界中山色的描绘,但更深层次上,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观察山色的变化,领悟到了超越语言的哲理。而“唤醒三日酲”则是在形象地表达诗人在大自然中醉酒之后,被山川景色所唤醒,清醒过来,抛开了心中的烦恼和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正兰皋泥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
风流存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念小奁瑶鉴,重匀绛蜡;玉龙金斗,时熨沉香。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相忆事,纵蛮笺万叠,难写微茫。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
不知风雨捲春归,收拾馀香还畀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