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管飞筹且递催,使君殊不厌深杯。
曲残齐瑟云俱住,诗就隋珠月并来。
万古泱泱东海色,诸公衮衮建安才。
琼浆只在芙蓉掌,欲赋甘泉次万裁。
蹙管飞筹且递催,使君殊不厌深杯。
曲残齐瑟云俱住,诗就隋珠月并来。
万古泱泱东海色,诸公衮衮建安才。
琼浆只在芙蓉掌,欲赋甘泉次万裁。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与诸多前辈共聚宴饮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蹙管飞筹且递催”,开篇以“蹙管”和“飞筹”描绘宴会的热闹景象,管乐声急促,酒筹飞舞,营造出热烈的聚会氛围。“使君殊不厌深杯”,接着点出主人的热情好客,即使饮酒至深也不感到满足,体现了主人对宾客的尊重和款待。
“曲残齐瑟云俱住,诗就隋珠月并来”,这两句运用了音乐和自然景象的比喻,将宴会上的音乐比作齐瑟,云彩比作月光,形象地描绘了音乐与月光交织的美妙画面。同时,“诗就隋珠月并来”也暗示了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灵感涌现,创作出如同珍贵的珍珠一般的佳作。
“万古泱泱东海色,诸公衮衮建安才”,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宴会的场景置于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中。东海的颜色象征着永恒与广阔,而“诸公衮衮建安才”则赞美了在座文人的才华横溢,仿佛他们都是建安时期那些杰出文人的后继者。
最后,“琼浆只在芙蓉掌,欲赋甘泉次万裁”,表达了诗人对美酒佳肴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创作的渴望。这里的“琼浆”指美酒,“芙蓉掌”可能是指盛放美酒的器皿,而“甘泉次万裁”则是借用《甘泉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想要创作出如同甘泉般清甜、如万篇佳作般丰富的作品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中秋之夜宴饮的欢乐场景,以及文人之间的交流与创作的激情,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生不能学万人敌,上马杀贼下草檄。
又不能生成媚骨悦权贵,博取高官惧亲戚。
当此乱世百事废,俯仰一身馀愤激。
三纲沦陷邪说兴,城市相逢尽夷狄。
国家何曾亏负汝,口众我寡不分析。
终日昏昏但如醉,野田芳草独寻觅。
夜中无寐更奈何,油灯不明更漏寂。
雨声催寒入衾底,有时误听背毛淅。
世情如夜愁夜长,况当阴雨嗟沉溺。
绸缪不早室将毁,鸱鸮化作苍鹰击。
早闻将军天上来,谁是刘琨谁祖逖。
需为事贼自古然,我虽不才心则惄。
吁嗟鸡鹜尔何知,草閒偷活沾馀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