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汝兄弟好,别来谁解颐。
应门相唤客,逢食各呼伊。
是出牵衣问,今归掷果迟。
太平仍可待,老少定欢随。
念汝兄弟好,别来谁解颐。
应门相唤客,逢食各呼伊。
是出牵衣问,今归掷果迟。
太平仍可待,老少定欢随。
这首《忆孙》由明代诗人吴士玮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远方孙儿的深切思念与期待。
首句“念汝兄弟好”,开篇即流露出对孙儿们的怀念之情,强调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别来谁解颐”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离别后无人能分享快乐的孤独感,凸显了思念的深刻。
“应门相唤客,逢食各呼伊”描绘了家中日常情景,通过“唤客”和“呼伊”的细节,展现了家人间的温馨互动,同时也暗含了对孙儿不在身边的遗憾。接下来,“是出牵衣问,今归掷果迟”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对孙儿的牵挂与期盼,通过“牵衣问”与“掷果迟”的对比,既表现了对孙儿的关心,也暗示了对孙儿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
最后,“太平仍可待,老少定欢随”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乐观期待,相信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能够共享欢乐,体现了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忆孙》一诗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孙儿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对未来家庭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爱山中日月,春渐去,又还来。
望水绕人家,云生窗户,岫转峰回。
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渔郎未必是仙才。
偶尔到天台。喜相问相邀,山中殽簌,树里尊罍。
何便寻归路,是风波险处未心灰。
要似秦民深隐,桃花只好移栽。
裹空蒙、冻云如墨,匆匆人在南浦。
灞桥蹇步驮愁去,递与快帆轻橹。堪恨处。
正短烛烧残,未刻西窗句。荒林断莽。
便闲了门前,近人鸥鸟,此意向谁语。
行藏事,尽道日天也悟。流萍忽散还聚。
玉缸春涨葡萄绿,准拟千觞飞羽。君听取。
怕越客灯宵,留滞吴箫鼓。江村夜午。
来共倚寒梅,吹香弄影,璧月照琪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