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欲投何处,乾坤老病身。
穷愁但有骨,栖泊渺无津。
岩穴探幽薮,人烟隔几秦。
驱车上九折,回首想伤神。
更欲投何处,乾坤老病身。
穷愁但有骨,栖泊渺无津。
岩穴探幽薮,人烟隔几秦。
驱车上九折,回首想伤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自身老病、穷愁的无奈与孤独感。首句“更欲投何处”,直抒胸臆,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接着,“乾坤老病身”一句,点明了诗人年迈体弱的现状,同时也暗示了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主题。
“穷愁但有骨”一句,以“骨”喻指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在困苦中也保持着内心的坚强。而“栖泊渺无津”则描绘出诗人漂泊不定、找不到归宿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彷徨。
“岩穴探幽薮,人烟隔几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自然界的幽静与神秘,另一方面则突出了人世间的疏离与隔阂,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
最后,“驱车上九折,回首想伤神”两句,通过具体的行动(驾车登山)和心理活动(回首时的伤感),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挣扎与无奈,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我闻七闽之险绝人寰,今见闽西之山长且弯。
如树有干干有枝,枝枝叶叶交回环。
一山生出山无数,大抵无一直走皆横拦。
初逾一岭谓山尽,未尽又见山当前。
山脚稍稍得平处,过去竟为山所关。
山头隐隐现凹处,上去仍为山所瞒。
或数十丈十余丈,迭上迭下劳跻攀。
六日得程三百里,上下总在山之间。
往时飞步凌孱颜,祇今老矣筋骨孱。
赖有两人能舆我,下舆姑让渠息肩。
摄杖徐行复小憩,松边竹下时流连。
但见山头石磊磊,但闻山脚水潺潺。
石原不要下山去,水更不曾流上山。
水兮何智石何顽,石固长间水亦间。
咄哉上上下下劳如此,我殆不如石与水。
《自上杭旧县乡至永安湖口司无在非山山密而促登顿甚劳途中书此遣怀》【清·李惺】我闻七闽之险绝人寰,今见闽西之山长且弯。如树有干干有枝,枝枝叶叶交回环。一山生出山无数,大抵无一直走皆横拦。初逾一岭谓山尽,未尽又见山当前。山脚稍稍得平处,过去竟为山所关。山头隐隐现凹处,上去仍为山所瞒。或数十丈十余丈,迭上迭下劳跻攀。六日得程三百里,上下总在山之间。往时飞步凌孱颜,祇今老矣筋骨孱。赖有两人能舆我,下舆姑让渠息肩。摄杖徐行复小憩,松边竹下时流连。但见山头石磊磊,但闻山脚水潺潺。石原不要下山去,水更不曾流上山。水兮何智石何顽,石固长间水亦间。咄哉上上下下劳如此,我殆不如石与水。
https://shici.929r.com/shici/cBnap.html
三秋积雨多,客夜听泉至。
溟濛峭峰顶,疏林冱云气,秉烛照回廊,古径压空翠。
西风吹高岩,打头乱叶坠。
长淮寂渔火,暗听惊涛沸。
万瓦黑甜中,一镫隐湖寺。
兹地数登览,夜景领尤异。
烹泉话石栏,眼前获新契。
亭名玩清心,澄澈平旦意。
何用警霜钟,静理悟禅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