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积雨多,客夜听泉至。
溟濛峭峰顶,疏林冱云气,秉烛照回廊,古径压空翠。
西风吹高岩,打头乱叶坠。
长淮寂渔火,暗听惊涛沸。
万瓦黑甜中,一镫隐湖寺。
兹地数登览,夜景领尤异。
烹泉话石栏,眼前获新契。
亭名玩清心,澄澈平旦意。
何用警霜钟,静理悟禅谛。
三秋积雨多,客夜听泉至。
溟濛峭峰顶,疏林冱云气,秉烛照回廊,古径压空翠。
西风吹高岩,打头乱叶坠。
长淮寂渔火,暗听惊涛沸。
万瓦黑甜中,一镫隐湖寺。
兹地数登览,夜景领尤异。
烹泉话石栏,眼前获新契。
亭名玩清心,澄澈平旦意。
何用警霜钟,静理悟禅谛。
这首清代王荫槐的诗《雨后同孟棠孝廉夜登玻璃泉清心亭》描绘了雨后秋夜登临山泉亭阁的独特体验。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雨后山景的清新与宁静:积雨后的三秋,泉水潺潺,峰顶云雾缭绕,疏林间寒气逼人。他手持烛光,照亮回廊,古径上空翠色弥漫。西风拂过高崖,落叶纷飞,淮水边渔火微弱,涛声隐约可闻。
在这样的夜晚,诗人身处万籁俱寂之中,寺庙的灯光在黑暗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他多次来访此地,每一次都感受到不同的夜景魅力。在清心亭中,他们煮泉品茗,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契合。亭名"清心"寓意着洗涤心灵,诗人借此环境静思,领悟禅意,无需再借助报时的霜钟,自然界的宁静已足以让人顿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秋夜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此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生活态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