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詶刘燕及明二首·其一》
《詶刘燕及明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乍把琼枝恍旧游,平生左袒为刘侯。

即看竹素千秋事,能废江湖万古流。

鸥侣共依天上座,雁声孤□月中楼。

新诗大有牢骚语,翻耐高歌散旅愁。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詔刘燕及明二首(其一)》。董其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刘侯重逢的情景,以及对过往岁月和未来生活的感慨。

首句“乍把琼枝恍旧游”,仿佛在说初次相逢如同重游故地,琼枝比喻珍贵的友情,暗示了诗人对这次会面的珍视和期待。接着,“平生左袒为刘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刘侯的深厚情谊,即使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始终站在对方的一边,支持着彼此。

“即看竹素千秋事,能废江湖万古流。”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手法,竹素代表历史的记载,千秋事意味着悠久的历史和不朽的功业;江湖则象征广阔的世界和人生的漂泊。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命运在时间洪流中的渺小与不可预知。

“鸥侣共依天上座,雁声孤□月中楼。”这里使用了自然界的意象,鸥鸟和雁群分别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和迁徙的旅程。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以及在孤独时刻的自我陪伴。月中的楼阁则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新诗大有牢骚语,翻耐高歌散旅愁。”诗人通过创作新诗来抒发内心的感慨,尽管其中可能包含一些不满或忧愁,但通过高歌,能够释放旅途中的烦恼,找到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还蕴含了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赋萧仲坚所书汴梁节妇事

汴水流浊黄,美人如冰清。

案无伯鸾夫,裤无赵氏婴。

姑老扶上床,夜寒机杼鸣。

停梭独太息,莫把鸳鸯织。

织成孤飞雁,离群不再匹。

河东柳家儿,抉眼去其夫。

愚者生不谐,直者死不渝。

太师汉复周,相国秦又楚。

嗟哉二丈夫,愧此一嫠女。

(0)

送郝仲明代归

古之州县吏,久任各称职。

任久则化行,吏与民相得。

民或不安业,咎在吏数易。

代者如传舍,吏民不相识。

王嘉朱浮疏,每读三太息。

暨城有贤佐,温良而端直。

为政知大体,人方饮其德。

瓜犹未及期,旌已催行色。

中州固多士,此士去可惜。

老稚候城隅,相邀卧车侧。

(0)

赠星禽赵显微诗三绝·其一

显微元是紫微仙,天上星辰手斡旋。

为向人间多漏泄,谪下茅峰五百年。

(0)

桃源县

张家桥西车马尘,北风刮地眯行人。

篱落枯桃三五树,不应此地可逃秦。

(0)

山村赠礼敬龙泽上人诗有几年不踏澄江路耆旧唯存陆子方之句和之二首·其一

西抹东涂衒一乡,阿婆羞忆少年妆。

如今闭户无人识,旋学仙翁却老方。

(0)

答富郑公见示正旦四绝

正旦四篇诗,缘忻七十期。

请观唐故事,未放晋公归。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