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江上四驩呼,知近吴江莺斗湖。
火炬灯笼不须办,使家行住按程涂。
忽闻江上四驩呼,知近吴江莺斗湖。
火炬灯笼不须办,使家行住按程涂。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生活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趣味。
首句“忽闻江上四驩呼”,以“忽然听到”的方式,传达了一种意外的发现,四驩(音)通常指的是船夫划桨的声音,这里则可能是对江上某种特定声音的描绘,通过这种听觉细节,诗人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
紧接着“知近吴江莺斗湖”,从声音中,诗人推断出自己接近于著名的莺斗湖,这里不仅展示了地理知识,也传递了一种旅途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情感波动。
第三句“火炬灯笼不须办”则是一种放松心情的描述,火炬与灯笼本是夜间照明用的物品,但诗人此刻表示无需准备这些东西,或许是在暗示一场即将到来的欢庆活动,或是表达了对当前环境安全感和满足感。
最后“使家行住按程涂”,则是指派遣家中仆从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旅途安排与记录,显示出诗人对于旅行的周到准备和对细节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地理位置、生活细节的精确描述,勾勒出了一个在自然风光中行走,同时又不失检点与计划的旅者形象。
下马山门万树松,竟谁来此谢尘踪。
泉飞涧窦酬斋讽,风出藤萝引饭钟。
兰麝香分岩畔桂,芙蓉青削望中峰。
石墙书遍安心偈,尽扫苍苔十丈封。
岁暮浮潇湘,天空豁心目。
霁日千林开,高云万峰簇。
江色岩霏水郭隈,垂萝飞幌隐楼台。
疏松野寺钟磬响,枯苇沙汀鸿雁哀。
风烟奕奕纷奇状,海贾湖商日流荡。
浣妇新妆映绿波,渔人密罟抛洪浪。
年年岁岁此江津,今日人过非昔人。
曾闻埋没屈原骨,不复飘零贾谊身。
楚人宫中罢歌舞,十二峰头泣云雨。
岸上谁家越女讴,珠帘罗幕桂堂幽。
江南本自山川胜,日暮其如客子愁。
当昔孙吴汉照烈,衡湘转战江流血。
功臣名将巳寂寥,石碑铜柱俱沦灭。
秦皇威力震羌胡,仍回车驾遍寰区。
驰道至今潇水上,秋风惟见白云孤。
白云孤以飞,湘水自南下。
安得从之亦北旋,东园种竹耕西野。
《潇湘行》【明·孟洋】岁暮浮潇湘,天空豁心目。霁日千林开,高云万峰簇。江色岩霏水郭隈,垂萝飞幌隐楼台。疏松野寺钟磬响,枯苇沙汀鸿雁哀。风烟奕奕纷奇状,海贾湖商日流荡。浣妇新妆映绿波,渔人密罟抛洪浪。年年岁岁此江津,今日人过非昔人。曾闻埋没屈原骨,不复飘零贾谊身。楚人宫中罢歌舞,十二峰头泣云雨。岸上谁家越女讴,珠帘罗幕桂堂幽。江南本自山川胜,日暮其如客子愁。当昔孙吴汉照烈,衡湘转战江流血。功臣名将巳寂寥,石碑铜柱俱沦灭。秦皇威力震羌胡,仍回车驾遍寰区。驰道至今潇水上,秋风惟见白云孤。白云孤以飞,湘水自南下。安得从之亦北旋,东园种竹耕西野。
https://shici.929r.com/shici/beqT7lvGH7.html
露坐晴空禁漏寒,仙人飞镜上云端。
银蟾汎汎光流白,金粟纷纷子落丹。
千里酒杯同潋滟,万家华彩各团圞。
搴衣儿女遥南指,目极征鸿共倚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