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坐晴空禁漏寒,仙人飞镜上云端。
银蟾汎汎光流白,金粟纷纷子落丹。
千里酒杯同潋滟,万家华彩各团圞。
搴衣儿女遥南指,目极征鸿共倚阑。
露坐晴空禁漏寒,仙人飞镜上云端。
银蟾汎汎光流白,金粟纷纷子落丹。
千里酒杯同潋滟,万家华彩各团圞。
搴衣儿女遥南指,目极征鸿共倚阑。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之美与人间的欢庆氛围。
首句“露坐晴空禁漏寒”,描绘了在清冷的月光下,人们坐在露天之处,享受着宁静的夜晚,虽有寒意,却也别有一番情趣。“仙人飞镜上云端”一句,将月亮比作仙人的镜子,悬挂在云端之上,形象地表现了月亮的高洁与明亮。
接着,“银蟾汎汃光流白,金粟纷纷子落丹”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月光如银,洒满大地,如同流动的白色光芒;而月中的金丹,仿佛是无数颗金色的果实,纷纷落下,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
“千里酒杯同潋滟,万家华彩各团圞”则展示了中秋佳节,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举杯共饮,共享团圆之乐,家家户户灯火辉煌,洋溢着温馨与和谐的气息。
最后,“搴衣儿女遥南指,目极征鸿共倚阑”描绘了一幅孩子们穿着整齐的衣服,遥望南方,与南飞的大雁一同倚靠在栏杆上的画面,既体现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对远方的向往,也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和浓厚的节日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团圆与美好的深深向往。
潇湘山水穷欲偏,最后乃得禅僧岩。
禅僧成道久已化,独有崖崿青巉巉。
降身入洞不甚险,突兀三室谁彫劖。
东西有道若蛇窦,白云羃羃门无缄。
持火旁行不知际,七穿八窍遥相衔。
涓涓乳泉白如雪,由来此地殊仙凡。
主人引我复深入,行指岰穴尤嵌岩。
中间石鼓有异响,击拊想可参韶咸。
吾身久病苦下湿,复畏神怪来邀搀。
直趣出洞上南巘,豁若巨海张云帆。
山花斓斑出竹杪,亦有禽鸟声諵諵。
欲还未可复小驻,日脚已过东冈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