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锡相从更一巾,一巾曾拂十州尘。
心通佛性久无碍,口道儒言殊不陈。
吴越江山前日事,伊嵩风月此时身。
闲行闲坐松阴下,应恃眼明长笑人。
瓶锡相从更一巾,一巾曾拂十州尘。
心通佛性久无碍,口道儒言殊不陈。
吴越江山前日事,伊嵩风月此时身。
闲行闲坐松阴下,应恃眼明长笑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赠给名叫益上人的僧人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益上人以瓶锡为伴,共同修行的场景,强调了他们内心的佛教修为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一巾曾拂十州尘"暗示了他们游历过众多地方,但内心却保持着纯净。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与益上人的心灵相通,以及在佛学和儒家思想上的融会贯通,但并不刻意宣扬。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吴越江山,而此刻则沉浸在伊嵩的山水风月之中,享受着宁静的生活。最后,诗人以闲行松阴下的画面收尾,强调了他们眼明心静,笑对人生的豁达态度。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