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未阕泪先零,寄语听轩还自听。
老去二毛随我白,别来双眼为谁青。
风边烛影看生灭,酒后杯盘任醉醒。
前路茫茫同是客,不妨七日识居亭。
高歌未阕泪先零,寄语听轩还自听。
老去二毛随我白,别来双眼为谁青。
风边烛影看生灭,酒后杯盘任醉醒。
前路茫茫同是客,不妨七日识居亭。
这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首联“高歌未阕泪先零,寄语听轩还自听”以“高歌”开篇,却在未尽之时泪已先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不舍,同时通过“寄语听轩还自听”,透露出对亡友的深情呼唤与自我安慰。颔联“老去二毛随我白,别来双眼为谁青”运用对比手法,将岁月的无情与友情的珍贵对比出来,老去的自己与逝去的朋友,两鬓斑白与双目失色,都承载着深深的哀伤与回忆。
颈联“风边烛影看生灭,酒后杯盘任醉醒”则转而描写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是风吹烛灭的瞬间,还是酒后的放纵,都显得超然物外,既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有对自我情感的释放。尾联“前路茫茫同是客,不妨七日识居亭”则以宽广的胸怀看待人生,即使前路迷茫,也如同过客一般,不必过于执着,或许在某个不经意间,就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死、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和人文关怀,语言质朴而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华宴夕,灯摇醉。粉菡萏,笼蟾桂。
扬翠袖,含风舞,轻妙处,惊鸿态。分明是。
瑶台琼榭,阆苑蓬壶,景尽移此地。
花绕仙步,莺随管吹。
宝帐暖留春,百和馥郁融鸳被。
银漏永,楚云浓,三竿日、犹褪霞衣。
宿酲轻腕,嗅宫花,双带系。合同心时。
波下比目,深怜到底。
聚散有定数,悲欢能几年。
年年塞鸿来,叶落霜满天。
黄昏痴儿閒,强勉陪秋筵。
岁月流水外,江湖短灯前。
载聆金玉清,未信造物偏。
济胜亦罕逢,思归心谩悬。
情深转眷恋,不语却自怜。
我尽今日醉,拚得三昼眠。
江南江北那识春,况此寄镇埋烟尘。
卑栖客官困垄断,无故污此金玉身。
浊醪自醉复自解,空恨梗政吏不仁。
忽传街鼓聚嬉戏,两株枯柴插烛银。
涂抹脂粉破涕泪,觅酒献笑酬佳辰。
震摇荒市官不嗔,传是黄梅县西人。
家住苕西,小池映、青山一曲。
翠深里、猿呼鹤应,短墙低屋。
麦影离离翻翠浪,泉声切切敲寒玉。
怪夜来、有蚁出糟床,篘新绿。和月种,南阳菊。
饶云买,淇园竹。任蛮争触战,世间荣辱。
两目未消凭远恨,一筇费尽登山足。
便棹舟、炊火荻花中,鲈鱼熟。
乱烟簇。帘外青山渐肃。莲房静。
荷盖半残,欲放清涟媚溪绿。凭高送远目。
飞起沧洲雁鹜。
寒窗静,茶碗未深,一枕胡床昼眠足。闲行问松菊。
今□雨谁家,空对银烛。箫声忽下瑶台曲。
看鹤舞风动,乌啼云起,何须舟内怨女哭。
抱琴写幽独。情触。会相续。况节近中元,月浪翻屋。
长鲸愁晓寒蟾促。要百柁倾□,万花流玉。
山肴倒尽,又空腹,鲙野蔌。
冷云收,小园一段瑶芳。
乍春来、未回穷腊,几枝开犯严霜。
傍黄昏、暗香浮动,照清浅、疏影低昂。
却月幽姿,含章媚态,姮娥姑射下仙乡。
倚阑看、殷勤持酒,索笑也何妨。
堪怜处,东君不管,独自凄凉。
算何人、为伊销断,古今才子篇章。
有西湖、赋诗处士,□东阁、年少台郎。
驿使来时,吴王醉处,几番牵动广平肠。
剩宴赏、微酸如豆,又是隔年长。
高楼外,莫教羌管,吹堕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