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烟簇。帘外青山渐肃。莲房静。
荷盖半残,欲放清涟媚溪绿。凭高送远目。
飞起沧洲雁鹜。
寒窗静,茶碗未深,一枕胡床昼眠足。闲行问松菊。
今□雨谁家,空对银烛。箫声忽下瑶台曲。
看鹤舞风动,乌啼云起,何须舟内怨女哭。
抱琴写幽独。情触。会相续。况节近中元,月浪翻屋。
长鲸愁晓寒蟾促。要百柁倾□,万花流玉。
山肴倒尽,又空腹,鲙野蔌。
乱烟簇。帘外青山渐肃。莲房静。
荷盖半残,欲放清涟媚溪绿。凭高送远目。
飞起沧洲雁鹜。
寒窗静,茶碗未深,一枕胡床昼眠足。闲行问松菊。
今□雨谁家,空对银烛。箫声忽下瑶台曲。
看鹤舞风动,乌啼云起,何须舟内怨女哭。
抱琴写幽独。情触。会相续。况节近中元,月浪翻屋。
长鲸愁晓寒蟾促。要百柁倾□,万花流玉。
山肴倒尽,又空腹,鲙野蔌。
这首《兰陵王·和吴宣卿》是宋代词人葛郯的作品,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画卷。上片通过“乱烟簇”、“莲房静”、“荷盖半残”等意象,展现出宁静的湖光山色,以及荷花凋零的季节变化。词人倚窗远眺,“飞起沧洲雁鹜”描绘了雁群南飞的景象,而“寒窗静,茶碗未深”则透露出词人的闲适与惬意。
下片转而抒发内心情感,词人漫步林间,询问松菊,雨声空响,银烛照耀,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箫声悠扬,鹤舞云起,暗示着词人超脱的心境,不再为世事所扰。“抱琴写幽独”表达了词人借音乐寄托孤独之情,而“情触。会相续”则预示着情感的延续。中秋将至,月光如浪,引发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词人想象壮丽的江景,期待着盛大的宴会,然而现实却是“山肴倒尽,又空腹”,只剩野蔬充饥,流露出淡淡的落寞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词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琐事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往古来今,如许英雄,钟鼎旂常。
尽飘风冷雨,馀声销灭,寒烟蔓草,陈迹苍茫。
南顾昆明,东瞻闽越,二十年来一战场。
到今日,喜丰年多黍,兵气销光。溪山老我何伤。
且买醉、时探肘后囊。
须我歌若舞,乌乌击缶,倡予和汝,款款飞觞。
仆射不如,尚书不顾,羯鼓频催不记行。
才倾倒,早一轮红日,涌上扶桑。
蓉炷初煎,花冠重整,小院四垂空碧。
徙倚风前,听铜蠡清滴。
凝眸处,试问渡河人去,窃药人归何日。
霄路迢遥,抱幽辉终夕。正中庭、夜永无行迹。
更难禁私祷偏羞涩。早是声喘频呼,吹麝兰气息。
坠金虫手自梳蝉翼。恁时光、莫道窥颜色。
只影儿、袅袅亭亭,尽销魂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