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策野桥西,风烟积雨迷。
径深花互落,梢重叶如啼。
水荇蜻蜒立,茅檐翡翠栖。
不知羊仲侣,何日手重携。
支策野桥西,风烟积雨迷。
径深花互落,梢重叶如啼。
水荇蜻蜒立,茅檐翡翠栖。
不知羊仲侣,何日手重携。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野桥边的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情感的微妙波动。
首联“支策野桥西,风烟积雨迷”,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野桥西边,风与烟交织,积雨使得视线模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给人一种远离尘嚣、超脱凡俗的感觉。
颔联“径深花互落,梢重叶如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小径深处,花朵相互凋零,枝梢上的叶子似乎在低吟哀鸣,这一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颈联“水荇蜻蜓立,茅檐翡翠栖”,转而描绘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水面上漂浮着水生植物,蜻蜓静静地站立其上,而远处的茅屋檐下,翠鸟栖息其间。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不知羊仲侣,何日手重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与期待。羊仲是古代隐士,此处借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诗人询问何时能再次与好友相伴,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金银楼阁空中起,一丈珊瑚明井底。
披荆开径者为谁,今代风流赵太史。
国初词客五先生,春色南园草尚青。
开元遗响久不作,千金灵修空复情。
维扬李君供奉俦,汪沦高雅来同游。
晓泛沧浪寻白社,暮携羽扇仍丹邱。
嗟嗟盛事轻千里,吴下机云非我拟。
未论丹砂变紫荷,且向梅花操绿绮。
雕盘翠釜愧仙厨,满地凉云荫碧虚。
酒阑我欲骖鸾去,兴至随君驾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