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餐毒药访良医,医使元餐药治之。
病去药回滋味别,舌头具眼者方知。
病餐毒药访良医,医使元餐药治之。
病去药回滋味别,舌头具眼者方知。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泰所作的《颂古四十四首》中的第十七首。诗中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比喻佛法与修行过程。诗人将疾病比喻为内心的困扰或迷惑,而"毒药"则象征着错误的认知或消极的情绪。"良医"暗指佛法或高明的导师,他们以佛法作为"药"来治疗心灵的疾病。"元餐"可能是指最初的觉醒或对佛法的根本理解。
"医使元餐药治之"表达的是通过佛法的教诲和实践,使人心灵得到净化和疗愈。"病去药回"意味着问题解决后,佛法的智慧如同药物回归,带来的体验和领悟有所不同。最后两句"滋味别"和"舌头具眼者方知",形象地描绘了只有真正理解和体验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佛法带来的独特韵味和智慧。
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和体验的修行方式,以及佛法对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深远影响。
经时无甘泽,帝为元元忧。
新正得一雪,尚可期有秋。
狂风东北来,浩浩举山丘。
飞霰为先驱,繁英已绸缪。
堆深地欲蛰,舞急川争流。
沉沉西崦暮,落势漫不收。
尽移白玉京,来为帝王州。
疠鬼窘相泣,凄凉苦罢休。
旱魃亦失气,耿耿空自囚。
从兹民其康,终岁饱麦麰。
端门盛佳气,策府多英游。
谅多赞时瑞,岂独吟空愁。
金樽发清扬,思涌如云浮。
请歌丰年占,以代击壤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