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书绝句.十五首·其十四》
《论书绝句.十五首·其十四》全文
清 / 康有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山谷行书与篆通,兰亭神理荡飞红。

曾台缓步翛翛远,高谢风尘属此翁。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年的学者康有为所作,以书法艺术为主题,通过山谷(黄庭坚)的行书和篆书风格,以及对王羲之《兰亭序》中神韵的理解,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个人心境。

"山谷行书与篆通",首先赞扬了山谷黄庭坚的书法技艺,他既能深入篆书的精髓,又能将这种古朴的风格融入行书之中,显示出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融汇古今的能力。

"兰亭神理荡飞红",这里借用了王羲之《兰亭序》的典故,"神理"指的是书法中的意境和神韵,"荡飞红"则形容这种神韵如飞动的红色,既描绘出书法的灵动之美,又暗示了书法中蕴含的生命力。

"曾台缓步翛翛远",诗人想象自己在曾台(古代名胜之地)漫步,步履轻盈,心境悠然,仿佛远离尘世的喧嚣,体现出他对书法艺术追求的超脱与宁静。

"高谢风尘属此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高尚追求,以及他自认为已经超越世俗,成为了一个超凡入圣的书法大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书法为媒介,寓言个人修养,体现了康有为作为学者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康有为

康有为
朝代:清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猜你喜欢

赠郡倅纲运

之子从王事,秋江晓问津。

泛舟千里役,行箧一官贫。

淮海雄畿服,瑶琨贡国珍。

圣明如有问,正可绘流民。

(0)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其七

樗散甘为笑,逢迎已觉迷。

渐能谙豕牧,宁复舞鸡啼。

村居邻北郭,野语学东齐。

此是潜夫宅,吾将为子题。

(0)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二

隐几嗒然安,疑君是鹖冠。

道书肘后系,人世镜中看。

家本无千橘,生常卧一棺。

不因兹下泪,任尔雍门弹。

(0)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一

青山结净因,回首迹俱陈。

司马四壁宅,荣期百岁身。

文牺幸知免,行蚁待相亲。

试料还真后,谁为倚户人。

(0)

送胡主事榷税荆州

南州饶齿革,此去岂徒然。

言征山海赋,用助水衡钱。

井邑千金市,江门百丈船。

锥刀未可算,宽大见君贤。

(0)

禁中遇雨

紫阁肃阴阴,重门寒意深。

忽看百里雾,来作九秋霖。

洒道先清跸,沾花度禁林。

楯郎方夹陛,雨立湿衣簪。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