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汉宗同宿寺楼求跋所编族谱》
《王汉宗同宿寺楼求跋所编族谱》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独于异俗行家礼,族谱亲编见本原。

对榻寺楼无月夜,海天别后总留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与王汉宗同宿寺楼的情景,以及王汉宗请求陈宝琛为他编纂的族谱作跋的场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家族意识。

首句“独于异俗行家礼”,点明了陈宝琛在异乡或异俗中仍坚持行家礼,体现了他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坚守。接着,“族谱亲编见本原”一句,表达了陈宝琛亲自编纂族谱,以追溯家族根源的决心和行动,展现了他对家族历史的重视和责任感。

“对榻寺楼无月夜”描绘了两人共宿寺楼,夜晚没有月亮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环境的特殊性,也暗示了两人之间可能存在的深刻情感交流或思想共鸣。

最后一句“海天别后总留痕”,则以海天为背景,寓意着分别之后,两人之间的友谊或精神联系将如同海天一般深远且不可磨灭。这句话既是对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长久友谊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陈宝琛对家族历史的珍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周都宪得假驰驿送母还昆山

执法何容远,还家诏暂辞。

圣情隆孝理,贤母被恩私。

馔忆江鱼美,春生昼绣宜。

周爰应不惮,衮职慰来思。

(0)

谢遗笔琴界尺

琴尺何来此,寒光近眼明。

导丝行褚直,阁臂展书轻。

妙得行藏理,频临几按清。

小童知爱惜,无枉故人情。

(0)

送王正提举海北

雨夜纷羁思,如君更远游。

方春别帝里,畿日到廉州。

书问天南使,尊开海北楼。

岭梅□信早,慰我意曾留。

(0)

至后写怀和复友人

阳回欣万汇,楚客尚何悲。

尺晷穷南陆,天心见子时。

履亨虮虱庆,和令庙堂思。

旅候承明祝,霜清玉漏迟。

(0)

追和严内翰诸公寿和斋易翁六十诗

尘海何妨高士隐,一斋还占柳风和。

江湖意气君谁似,文字交游此最多。

瑞蔼桑蓬真蔗境,祝联珠玉诧銮坡。

萍香漫笑仙凡隔,星汉元通太液波。

(0)

龙兴寺次阳明璧上韵与罗上人

缥缈诸天□上头,尘踪无碍到还休。

经春雨洗楞迦净,不夜风翻河汉流。

借鹤便须寻大酉,浮查应未隔沧洲。

却怜惠远能供茗,藓璧新诗取次留。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