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
《浪淘沙》全文
清 / 陈匪石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月上雨晴初。凉浸阶除。不闻山鸟劝提壶。

紫豆花残红蓼瘦,秋影模糊。灯语琐窗虚。

十斛明珠。寂寥人境慰情无。

门外长桥桥下水,曾照罗敷。

(0)
鉴赏

这首《浪淘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雨后的静谧景象。开篇“月上雨晴初”,点明了时间与天气的变化,月光洒在雨后初晴的地面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凉浸阶除”一句,通过“凉”字,不仅描绘了空气的温度变化,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凉舒适,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凉爽宜人的夜晚场景。

接下来,“不闻山鸟劝提壶”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山鸟拟作劝酒之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雨后山林的寂静,以及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此处的“提壶”并非实指饮酒器具,而是借用了古代文人饮酒时的习俗,以增加诗意和画面感。

“紫豆花残红蓼瘦,秋影模糊”两句,通过“紫豆花”、“红蓼”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特有的色彩与景象,同时“残”、“瘦”二字则暗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界的凋零与变化,而“秋影模糊”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朦胧美,使整个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意境美。

“灯语琐窗虚”一句,将灯光比作话语,在空荡的窗前轻声细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寄托。

最后,“十斛明珠”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情感的珍贵与难以衡量,表达了即使在人迹罕至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满足。而“门外长桥桥下水,曾照罗敷”则以典故引入,暗喻了美好情感的永恒与不朽,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整体而言,这首《浪淘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匪石
朝代:清

陈匪石(1883-1959) 原名世宜,号小树,又号倦鹤。江宁人。早年就读尊经书院,曾随张次珊学词。入同盟会。又随朱祖谋研究词学,并入南社,编《七襄》刊物。据传译有《最后一课》(郑逸梅《南社丛谈》)。历任上海各报记者、中国大学、华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52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著有《旧时月色斋诗》、《倦鹤近体乐府》、《宋词举》、《声执》。
猜你喜欢

方丈小山

窗外幽轩数步宽,小山幽石对巑岏。

说知老子婆娑意,且作僧房一衲看。

(0)

二月二十一日东园桃李未开有感二首·其二

寄语玄都观里花,饶君繁丽夺朝霞。

刘郎想到长安日,葵麦风前一叹嗟。

(0)

忆秦娥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

应下溪头沙上宿。

(0)

鸣雁二章·其一

鸣雁征征,白露既零。猗嗟清兮,怀彼春冰。

鸣雁嗥嗥,凉风飘飖。猗嗟娈兮,怀彼春宵。

(0)

晚楼凝思

鸳鸯绣罢阁新愁,独抱云和散画楼。

风竹入弦归别调,湘帘捲月笑银钩。

行天雁向寒烟没,倚槛人将清泪流。

自是病多松宝钏,不因宋玉故悲秋。

(0)

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其六

怪石长松共寂寥,蕨薇将尽日萧萧。

鹂砭词客无人识,自是名高迹欲遥。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