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滩盘几曲,两界会三叉。
磊磊水中石,斑斑岩上花。
牛归知熟路,犬吠是谁家。
舟子相催促,天寒日易斜。
一滩盘几曲,两界会三叉。
磊磊水中石,斑斑岩上花。
牛归知熟路,犬吠是谁家。
舟子相催促,天寒日易斜。
这首诗描绘了下滩时的自然景观与生活场景,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深邃的意境。
首句“一滩盘几曲”,以“盘”字形象地描绘出水流曲折蜿蜒的形态,仿佛一个盘绕的曲线,展现出水道的复杂与美丽。接着,“两界会三叉”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暗示着河流交汇处的广阔与复杂,三岔口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动态感和层次感。
“磊磊水中石,斑斑岩上花”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水中石头的浑然一体与岩石上的花纹鲜明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牛归知熟路,犬吠是谁家”这两句转而聚焦于生活场景,通过牛归和犬吠这两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巧妙地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牛归熟路,既体现了农耕文明中人与动物之间默契的互动,也暗含了对稳定与秩序的向往;犬吠则是对未知或外来者的提示,增加了生活的烟火气和趣味性。
最后,“舟子相催促,天寒日易斜”两句将视角拉回至行舟之上,舟子的催促声在寒冷的冬日里显得格外急切,日落的景象则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旅途中的紧迫感,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下滩时的自然风光与生活气息,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日常生活琐事的观察与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此去欢荣冠士林,离筵休恨酒杯深。
云梯万仞初高步,月桂馀香尚满襟。
鸣棹晓冲苍霭发,落帆寒动白华吟。
君家祖德惟清苦,却笑当时问绢心。
瑶琴夜久弦秋清,楚客一奏湘烟生。
曲中声尽意不尽,月照竹轩红叶明。
谔谔汉名臣,从天令若春。
叙辞皆诏旨,称宦即星辰。
草木承风偃,云雷施泽均。
威惩治粟尉,恩洽让田人。
泉货方将散,京坻自此陈。
五营俱益灶,千里不停轮。
未远金门籍,旋清玉塞尘。
硕儒推庆重,良友颂公频。
鹤发逢新镜,龙门跃旧鳞。
荷君偏有问,深感浩难申。
传令收遗籍,诸儒喜饯君。
孔家唯有地,禹穴但生云。
编简知还续,虫鱼亦自分。
如逢北山隐,一为谢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