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秦娥·其二》
《忆秦娥·其二》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词  词牌: 忆秦娥

雪霏霏。蓟门冷落人行稀。人行稀。

秦娥渐老,着破宫衣。强将纤指按金徽。

未成曲调心先悲。心先悲。更无言语,玉箸双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氛围,雪花纷飞,蓟门冷清,行人稀少。通过对秦娥形象的刻画,传达出一种岁月沧桑、美好不再的情感。秦娥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这里之所以说“渐老”,可能是比喻诗人的青春年华已逝,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着破宫衣”一句,显示出秦娥不仅年华老去,而且生活的困顿,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悲凉。下文“强将纤指按金徽”中的“强将”,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是对秦娥的一种比喻,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挣扎。在这般环境中,想要奏出美妙的乐曲,却又因心绪千回而难以成调,这里的“未成曲调心先悲”,深刻地表现了内心的凄凉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更无言语,玉箸双垂”则是诗人在这种情境下的沉默和无奈,甚至连话语都难以启齿,只能用玉箸(古代乐器演奏时所用的拨子)悬挂着,双手无力地垂下,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心灵状态。这不仅是对秦娥的同情,更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怀内

连江风雨雁争飞,目送南天泪满衣。
少妇夜深休闭阁,行人多向梦中归。

(0)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0)

中秋夜洞庭对月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沈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眩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0)

大林寺 上人茅斋

盘烟下层霄,山骨微负士。
阴阴日光淡。
漠漠风气古。
宝树压桥低,一溪环菜圃。
香山旧吟地,花径兼宿莽。
废寺亦荒凉,半间用茅补。
孤清耐久坐,客至何必主。
林静无匿声,虚檐应樵斧。

(0)

初入黔境土人皆居悬岩峭壁间缘梯上下与猿猱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

(0)

崖门谒三忠祠

山木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化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