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枝歌·其十》
《竹枝歌·其十》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天上人间一梦过,春来秋去奈愁何。

铜仙有泪如铅水,不似湘妃竹上多。

(0)
翻译
人生如梦般在天地间流转,春去秋来,忧愁无法避免。
铜仙的泪水如同铅水流淌,不像湘妃竹上的泪痕那么多。
注释
天上人间:形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一梦过:像一场梦一样过去。
春来秋去:指时间的流逝,春天来秋天去。
奈愁何:对忧愁无可奈何。
铜仙:铜铸的仙人像。
铅水:比喻沉重的泪水。
湘妃竹:古代传说中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因悲伤而使竹子流泪的典故。
多:此处指泪痕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汪元量所作,名为《竹枝歌(其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悲凉情绪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天上人间一梦过”,这一句表达了人生如梦的哲理,天地之间、人间万象,都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境。这样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是对生命短暂无常的一种感慨。

“春来秋去奈愁何”,则是说时间在不断流逝,春天到来而后又过去了,转眼便是秋季,而这一切的变迁让人感到无从排解的忧愁。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季节更替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命易逝和世事无常的哀叹。

“铜仙有泪如铅水”,这里的“铜仙”通常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够在竹林中歌唱的仙灵。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伤,好像即便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仙灵,也为现实世界的苦楚而流下了像铅水般沉重的泪水。

“不似湘妃竹上多”,这句话中提到的“湘妃”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湘夫人,她与竹有着特殊的联系,据说她在世时,每当月圆之夜,便会与仙人共舞于竹林。这里作者借用这个典故,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即便是那充满神话色彩、与竹林息息相关的湘妃,也无法像自己这般深切地体验到世间的悲凉和无尽的愁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和对比,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如梦、易逝,以及对现实苦难的深刻感慨。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东汉高士咏十四首·其一刘翊

子相足周旋,破此家产丰。

阴功谁为书,得来华阳中。

(0)

登北岩眺望因投巨石宛转为戏

自爱北岩秀,缘云穷翠微。

回见大江流,独立一振衣。

崖表人迹绝,烧馀寒草稀。

绕涧聆暗泉,攀萝憩危矶。

投石转阴壑,霆击星火飞。

奇探恣游衍,兴惬忘崄崎。

日暝思更寻,逍遥望月归。

(0)

醉后偶书

高人事饮酒,饮酒亦有期。

一日十二时,三时斟酌之。

曲糵糜我肠,夫岂乐在兹。

沈沈百忧中,聊以一解颐。

兹晨复旷饮,困败乃不支。

床前有小女,长跪陈戒词。

甚矣昨日醉,反为醒者嗤。

今日可以已,明日当再持。

百年亦良远,岂独今日宜。

不见刘阮徒,沈冥竟奚为。

(0)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七十

荷花忘却荷叶遮,鼓吹左纛新蛙车。

鹅儿黄嫩微睍睆,鹄立红云捧夭斜。

青蚨血乾诛阿母,蝤蛴队辇试莫耶。

黄金榜射金人眼,欲问南商求沔茄。

(0)

二十一叠韵,有忆

堤边杨柳柳边楼,六角华灯夜未收。

十里荷花梦湖舫,二分明月忆扬州。

瑶天扇掩坤灵使,银汉槎回博望侯。

今日天涯芳草路,玉珰缄札写春愁。

(0)

澳门杂诗·其五

冶叶倡条编茁芽,双瞳剪水髻堆鸦。

春风吹化华夷界,真见葡萄属汉家。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