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罗浮·其二》
《望罗浮·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东樵南望即南樵,苍翠相连似不遥。

乱著峰眉深浅色,争飞瀑布短长条。

曾从玉女窥明镜,亦上麻姑弄紫箫。

多谢白云情太甚,飞来一片屡相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罗浮山的远眺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峦的苍翠与瀑布的动态美。首句“东樵南望即南樵”,点明了眺望的方向和对象,仿佛在东方的山林中就能看到南方的山峦,营造出一种近在咫尺的视觉效果。接着,“苍翠相连似不遥”一句,通过“苍翠”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山色的浓重与生机勃勃,而“不遥”则表达了诗人对罗浮山的亲近感。

“乱著峰眉深浅色,争飞瀑布短长条”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峰比作有着深浅不同颜色的眉毛,瀑布则像是在空中竞相飞舞的长短不一的线条,形象地展示了山川的壮丽与瀑布的动态美。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曾从玉女窥明镜,亦上麻姑弄紫箫”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角色,如玉女、麻姑,以及她们所使用的物品——明镜与紫箫,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神秘感。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最后,“多谢白云情太甚,飞来一片屡相要”两句,以白云作为抒情的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白云频繁造访的感激之情。这里的“情太甚”既是对白云频繁来访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题竹寄内弟公操

忆共江南水竹居,清风三径黑甜馀。

而今对画思兄弟,纵有双鱼莫寄书。

(0)

麦舟图

江东故人半零落,江头石郎泪双阁。

三丧未葬家苦贫,举世今无魏州郭。

睢阳范郎方少年,相看不语意茫然。

江舟载麦五百斛,挥手付之如一钱。

归来侍立庭闱畔,白发闻之为一莞。

亦知父子本同心,若待庭趋嗟已晚。

君不见庆州饥民曾告荒,使君自发常平仓。

(0)

次韵忆戴安州

两度河间有报书,安州不见驾来车。

兴知王子殊非浅,迹在韦郎本不疏。

未必老逾相别后,可应难是入官初。

十年离恨长安地,尚忆趋庭有伯鱼。

(0)

赠蓝溪吴经入南鉴

同门诸友多登第,云路嗟君后着鞭。

谁识丰城流落剑,龙光遥射斗牛边。

(0)

邵武经高坡岭

幽径穿林过,浑如洞里行。

萧森无日色,滴沥有泉声。

古木千章耸,长藤百尺萦。

肩舆出山口,回首白云横。

(0)

余未识都宪林公偶于同寅杨恒叔处获睹所寄诗遂次韵奉寄

美人无地就兰薰,想像清标惬素闻。

是处好词凌白雪,平生高谊薄层云。

囊中剑出吴欧冶,柱后冠仍汉惠文。

几向中天望南纪,太微星彩夜光分。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