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北寺》
《和北寺》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寺倚苍崖古,僧閒昼掩扉。

晓云辞岭去,夕鸟占林归。

悟理观幡动,临风想锡飞。

寄怀玄观外,更觉此生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ěi
sòng / zhānglěi

cāngsēngxiánzhòuyǎnfēi

xiǎoyúnlǐngniǎozhànlínguī

guānfāndònglínfēngxiǎngfēi

怀huáixuánguānwàigèngjuéshēngwēi

注释
寺:寺庙。
倚:依靠。
苍崖:青黑色的悬崖。
僧:僧人。
昼:白天。
扉:门。
晓云:早晨的云。
辞:离开。
岭:山岭。
夕鸟:傍晚的鸟。
占:占据。
归:归巢。
悟理:领悟佛法。
观:观察。
幡动:幡影摇动(佛教中常用来说明‘心动即万物动’)。
想:想象。
锡飞:锡杖飞翔(古代僧人的法器)。
寄怀:寄托情怀。
玄观:玄妙的道观。
外:之外。
此生:这一生。
微:渺小。
翻译
寺庙坐落在陡峭山崖边,僧人闲适地关上院门。
清晨的云雾离开山岭,傍晚的鸟儿占据树林准备归巢。
领悟佛法时,看到幡影摇曳便知万物无常,风吹过仿佛见到锡杖飞翔。
寄情于玄妙的道观之外,更感到人生的渺小与短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寺庙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个人的渺小感慨。

"寺倚苍崖古"一句,设置了全诗的意境,一个依傍在苍翠岩石之上的古老寺庙。紧接着的"僧閒昼掩扉"则描绘出寺内僧人的平静生活,他们在白天将门扉关闭,以求心灵的宁静。

"晓云辞岭去,夕鸟占林归"两句,更深化了自然界与寺庙生活的和谐共生。晨曦中云雾消散离别着山岭,而傍晚时分,鸟儿返回它们的栖息之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悟理观幡动,临风想锡飞"两句,则转向内心世界。诗人似乎在观察到幡(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幡或者是旗帜)的飘动,从中领悟了某种道理。而当他站在风中,心中又浮现出锡器(可能是古代的飞翔工具,如风筝之类)飞翔的意象,这或许暗示着诗人对于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最后两句"寄怀玄观外,更觉此生微"则表达了诗人的深沉感慨。他将自己的情怀寄托于那远在寺庙之外的玄妙世界,而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操,让他更加体会到人生的渺小和短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静谧寺庙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我位置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文徵明春山烟树图

春山秀冶含姿,春树烟融雨滋。

记得枫桥那畔,所逢往往如斯。

(0)

题张宗苍吴山春晓

新红嫩绿缋韶妍,融以烟霞静且便。

竹里轩楼心太古,源中阡陌意神仙。

锦蹊徐蹀探花骑,练渚轻浮放鸭船。

都是南巡曾历览,流阴瞥眼忽三年。

(0)

邹一桂松菊图

苍官寿客结好友,白石青莎依秀原。

广群芳中谁冠冕,两先生实贲丘园。

临风听拟涛湔俗,裛露餐馀英雪烦。

疑是归来三径日,陶家高致喜犹存。

(0)

端午日奉皇太后观竞渡

宿雨初晴霁景鲜,承欢行庆荅芳年。

惟欣爱日临任辇,讵拟薰风入舜弦。

画鹢飞波迅於鸟,綵縆界道直如弦。

远人许预天中赏,欲使重瀛盛事宣。

(0)

闻河南收麦志慰

天中风土暖,麦收常早时。春膏向?沾,近况曾未知。

忽接方伯奏,大慰悬望思。

入夏雨既佳,丰秋定可期。

因恐贱伤农,仓贮亦借资。

官籴筹补足,贾涌即罢之。

居奇更预防,擘画皆合宜。

皇州春如豫,迩来望云霓。

数日虽可待,一时难置怀。

愁中聊因慰,慰远愁近兹。

(0)

王蒙修竹远山图

万玉丛中一草亭,欹崖流水带沙汀。

此间合著幽人老,终日遥山蓄眼青。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