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国史校勘陈体仁》
《寄国史校勘陈体仁》全文
宋 / 李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天禄对藜灯,丹铅照眼明。

虽称小朝士,不是老书生。

职重三场笔,官联六馆名。

怀君既良晤,岁久又峥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龏对陈体仁的深情厚谊与敬仰之情。首句“天禄对藜灯,丹铅照眼明”以“天禄”象征陈体仁的才华与地位,“藜灯”和“丹铅”则点明其勤于学问,夜以继日地校勘历史文献。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专注而充满智慧的氛围。

接着,“虽称小朝士,不是老书生”两句对比陈体仁的身份与传统书生的形象,暗示他不仅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更在学术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这种身份的双重性,体现了陈体仁在社会与学术界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职重三场笔,官联六馆名”进一步强调了陈体仁在学术和官场上的重要地位。通过“三场笔”和“六馆名”的描述,展现了他在学术研究和官职上的成就与影响力。

最后,“怀君既良晤,岁久又峥嵘”表达了李龏对陈体仁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两人友谊长久发展的期待。这里的“良晤”不仅指一次愉快的会面,更是对陈体仁人格魅力的赞美,以及对两人之间深厚友情的肯定。“岁久又峥嵘”则预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友谊将更加坚固,陈体仁的成就也将更加辉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李龏对陈体仁的崇敬之情以及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珍贵。

作者介绍

李龏
朝代:宋   字:和父   号:雪林   籍贯:宋平江府吴江

宋平江府吴江人,字和父,一字仲甫,号雪林。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猜你喜欢

题且过庵二首·其一

山边架屋偏留我,双袖龙钟岂有他。

道法也因长病减,閒情毕竟老年多。

自将破罐炊水食,偶就新篇向佛歌。

昨日已过今且过,不知明日又如何。

(0)

和掌邦弟二首·其二

空囊墨化苍龙吼,野寺钟残黑雾屯。

数代弓裘归马革,十年心胆碎鸰原。

急将短铗弹庾岭,莫遣长歌度蓟门。

荒垄遗编重拭目,离支树下好招魂。

(0)

同天中清臣赤岩过山寺看花

竹杖行过暗怆神,同来况尽异乡人。

日光独照黄金地,天意还留紫塞春。

岭徼十年花是梦,江南六代锦成尘。

可怜对此浑多泪,不道空门泪亦频。

(0)

送登彻僧主香岩受具

千里崎岖问翠微,香岩重启旧云扉。

钵浮王气看龙起,锡度寒烟伴鹤归。

戒月高悬山寨冷,雨花长傍寝园飞。

从今天外尊惟独,白拂高悬任指挥。

(0)

哭左吏部大来八首·其二

曾期哭我必公诗,岂料公先我自悲。

共洒十年前代泪,独留数卷后人思。

于今白社无陶令,难把黄金铸子期。

纵使故交扪雪至,不知将剑挂何枝。

(0)

风雨怀我存

肯教一日不相闻,风雨萧萧咫尺分。

乡梦久残思转剧,砚田渐熟恨方殷。

抛书乍可寻黄鹄,陟屺无劳望白云。

桃李成蹊春已老,为君何事泪纷纭。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