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黄山中进退韵以饯》
《次黄山中进退韵以饯》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五言律诗

会聚浑无定,云萍一样观。

今朝酬俚句,明日隔重山。

鸿便书须寄,秋期盟莫寒。

算来无远别,底用唱阳关。

(0)
翻译
相聚如同浮云流水般无常,像浮萍一般漂泊不定。
今天我用俚语回应你的诗篇,明天我们可能相隔重重山川。
鸿雁传书,请务必带到,秋天的约定不要因此而冷却。
其实我们并不远别,何需如此伤感地唱起离别的《阳关三叠》。
注释
浑无定:形容完全无固定,变化无常。
云萍:比喻人的漂泊不定,如云随风,如萍逐水。
俚句:通俗的诗句,非正式或高雅的文学表达。
隔重山:形容距离遥远,难以相见。
盟:誓言,约定。
阳关:古代边关名,常用来象征离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次黄山中进退韵以饯》。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分别时的心境。

“会聚浑无定,云萍一样观。”这两句描绘了人生聚散无常,如同云中的花朵,不可捉摸,也表现了作者在面对朋友聚会时那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心态。

“今朝酬俚句,明日隔重山。”诗人通过今朝与友人欢聚畅饮,明日便要跨越重重山岭而去,表达了即将到来的分别和旅途的艰难。

“鸿便书须寄,秋期盟莫寒。”这里展示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贵以及对承诺的重视。在秋天这个季节里,通过书信传递着彼此的情谊,同时也提醒对方不要忘记当初的约定。

“算来无远别,底用唱阳关。”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计算着即将到来的分别并不是那么遥远,为什么还要哼唱那离别之曲《阳关三叠》呢?这里流露出一种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无奈和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分别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涿鹿行叠去岁韵

采毦重临凹字城,献功将为在泮行。

去年过此师方出,尚忆兴寄轩辕明。

鸮翩其集鹰亦饱,狡焉飏去自云好。

由来天道本祸淫,险远安能恃奸巧。

槛车累致应自尤,腆颜犹诩怀恩稠。

露布正到启程际,叩陵途为三日留。

天涯尽处销兵气,干戈包以虎皮收。

千村耕牧本无事,行因释奠文教修。

(0)

进冰床揽琼华岛诸胜

岸柳将舒眼,液波尚冻心。

冰床犹可渡,琼岛便因临。

亭榭日成趣,杉松岁与深。

东郊届举趾,即景望春阴。

(0)

上元灯词·其二

空中飞线烁烟光,顷刻春台遍炜煌。

恰似青阳回一气,千葩万卉总昌昌。

(0)

行檠叠旧作韵

岂无山月映松枝,爱此荧荧毡室宜。

汲古时怀照若彼,敕几宵每慎于兹。

惜阴常自评今昔,喻法还因悟即离。

江砚宣毫当偶静,玉虫缀处发新思。

(0)

写心精舍

欲因山水觅知音,精舍居然向碧林。

大块何曾镇韬蕴,高秋常自效深沉。

翠烟低处岩鸣鹿,白浪冲开渚下禽。

触绪由来成静观,不知写者更何心。

(0)

恭奉皇太后幸塞外启程之作

皓日金风发跸旌,武成恺乐惬舆情。

分茅有待均颁惠,櫜矢方将大会盟。

万里伊犁朝北极,三秋多稼阅西成。

安舆可识增忻豫,福寿骈臻算介瀛。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