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山积岳来,一一尽尘埃。
更拟论玄妙,冰消瓦解摧。
堆山积岳来,一一尽尘埃。
更拟论玄妙,冰消瓦解摧。
这首诗《颂云门三句语并馀颂十二首(其二)截断众流》出自唐代诗人缘密之手。诗中以“堆山积岳来,一一尽尘埃”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堆积如山的尘埃最终归于尘埃的状态,寓意着世间万物终将归于虚无,体现了佛教中关于因果循环和万物皆空的思想。
接下来的“更拟论玄妙,冰消瓦解摧”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这里“玄妙”指的是深奥微妙的道理或境界,“冰消瓦解”则是比喻事物的彻底消失或变化。整句话意在表明,当人们试图探讨那些深奥微妙的道理时,就如同冰块融化、瓦片破碎一样,一切都会归于简单明了,所有的复杂和困惑都将不复存在。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世间现象本质的深刻洞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思想中关于宇宙万物和人生真相的独到见解,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的不懈探索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如此江山,问今夜、作何消遣。
剩几辈、美人名士,风流缱绻。
只道浮生原似梦,及时行乐天休管。
倚高楼、无语盻长空,情何限。晴云影,遥空敛。
青玉案,深杯浅。负诗肠酒胆,舞衫歌扇。
雨雨风风秋易老,翻翻覆覆愁难剪。
尽慷慨、搔首各踟蹰,吟怀远。
花意浓于酒。正绿窗、晓眠人起,日三竿否。
一剪轻寒兰袂袭,宝帐红珠覆斗。
恰才过、上元燕九。
针线欲拈情尚嫩,绣床闲、只付狸奴守。
细云贴、鸦雏首。芳园斗草闲阶走。
最关情、秋千院落,和欢携手。
高捲珠帘看燕入,两两轻风斜受。
爱远岫、翠横窗口。
如笑修眉春影淡,扫螺痕、应哂浓妆丑。
絮飞也、谢庭牖。
骑驴踏遍台城路。秋风更兼秋雨。
朱雀航边,莫愁湖畔,有底关情如许。英雄割据。
叹铁锁销沉,龙骧飞渡。
弹指声中,匆匆暗送六朝去。
金床玉几尽变,变凉蛩满院,动人愁处。
梦里三生,奈何频唤,禅榻鬓丝千缕。精灵虎距。
和冷雁哀猿,江山重数。呜咽寒潮,芦花飘正苦。
孤屿荒寒,断潮呜咽,抱珠神物浓睡。
蜃雾成楼,绡宫喷雪,点点鲛人清泪。红薇露湿。
早酿就、都梁佳致。巨舶长风破浪,似带海山鳞尾。
春闺夜阑烟细,郁空青、水天霞气。
漫惹雨丝沾洒,金猊声碎。凤胫一枝深炷。
偎翠袖、余寒恋纤指。莫放悠飏,绣帘匝地。
玉珑松,冰纤软。扑面柳花乱。
满目琳琅,疑向画中看。
非关青女初来,天风微送,任月地、云阶都遍。
莫吹散。掩映三尺瑶华,弄影倍轻倩。
片片空蒙,银海也生眩。
谁搏圆璧方圭,零珠断粉,是碧落、天孙偷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