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佛印》
《送佛印》全文
宋 / 秦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抱包初舍蔚头蓝,江月松风处处参。

他日惠林为上首,几年弥勒作同龛。

真珠撒帐开新座,飞鸟衔花绕旧庵。

云散虎溪莲社友,独依香火思何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ìn
sòng / qínguān

bàobāochūshèwèitóulánjiāngyuèsōngfēngchùchùcān

huìlínwèishàngshǒuniánzuòtóngkān

zhēnzhūzhàngkāixīnzuòfēiniǎoxiánhuāràojiùān

yúnsànliánshèyǒuxiānghuǒkān

翻译
初建的小舍蔚然一片蓝色,江边月色与松风交织无处不在。
未来某日,惠林寺将成为首要之地,几年后弥勒佛像将与我共居一室。
珍珠般的露珠洒满帐幕,开启新的修行场所,飞鸟叼着鲜花环绕着旧日禅院。
云雾散去,想起虎溪莲花社的朋友们,独自守着香火,心中怎能忍受。
注释
抱包:新建的小舍。
初舍:初始建造的住所。
蔚头蓝:蔚然一片蓝色(形容色彩鲜明)。
江月:江边的月色。
松风:松树间的风。
他日:未来某日。
惠林:寺庙名。
上首:首要位置。
弥勒:佛教中的菩萨。
同龛:共居一室。
真珠撒帐:珍珠般的露珠洒落帐幕。
新座:新的修行场所。
飞鸟衔花:飞鸟叼着鲜花。
旧庵:旧日的禅院。
云散:云雾散去。
虎溪莲社:虎溪莲花社,指僧侣们聚会的地方。
香火:供奉神佛的香烛。
思何堪:内心难以承受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送佛印》,描绘了送别好友佛印的情景。首句“抱包初舍蔚头蓝”可能是指佛印离开居住的初舍,蔚然成一片蓝色景象,暗示环境清幽。次句“江月松风处处参”则通过江边月色和松林清风,渲染出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他日惠林为上首”预示着佛印将在未来的修行中成为众人敬仰的领袖,而“几年弥勒作同龛”则以佛教中的弥勒菩萨比喻佛印,表达对他未来的期许和祝福。接下来,“真珠撒帐开新座”描绘了佛印离去后,他的位置仿佛被珍珠装饰的新座取代,象征着他在修行界的崇高地位。

“飞鸟衔花绕旧庵”运用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佛印旧居的怀念和对他的深情祝愿。最后两句“云散虎溪莲社友,独依香火思何堪”,以虎溪莲花社的典故,回忆共同的僧侣生活,而如今只剩诗人独自一人,面对香火,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显得颇为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佛印的敬仰与祝福,也流露出离别的不舍与孤独之感。

作者介绍
秦观

秦观
朝代:宋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生辰:1049-1100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猜你喜欢

德州喜晤孙如渊星衍观察

倜傥风流抱负奇,每从诗笔想须眉。

闻声未见神先往,握手相逢喜可知。

玩世耳边混牛马,清谈天半露之而。

平生敝帚嗟空享,敢诧孙郎帐下儿。

(0)

梦中颜余屋曰空意庵醒而赋此

至人贵诚意,云空斯已误。

英雄爱逃禅,是乃当末路。

我生不佞佛,专博禅中趣。

频年困风尘,饥寒乱心虑。

趾离怜我惫,导向梦中去。

三字标妙谛,寂灭神所寓。

惟意在心先,进道实初步。

一空无不空,庵定在何处。

明镜本无台,菩提亦非树。

拈出树与台,毕竟意有注。

机锋落言诠,障碍堕云雾。

何如证无无,一切为删除。

掷笔笑饶舌,文字太驰骛。

吾意实难空,此梦何时寤。

(0)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二十八

无才无德剧痴顽,家国争□付等闲。

底事人钦长乐老,死时犹欲比尼山。

(0)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二十六

漫向天池卜纸钱,秃疮跛脚总无缘。

也知不及张生铁,却害生灵三十年。

(0)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二

锦囊负矢马前来,意气当年亦壮哉。

解道伶官能坐困,何缘驻马问愁台。

(0)

续李舒园元沪读郁离子诗十二首·其二

武城郭门外,阜垤集鹳鸟。

朝来讶骤迁,巢于墓门表。

鸟乃识天雨,见机亦云早。

谁知水患兴,墓门且为沼。

徘徊发长唳,翘翘巢难保。

悲哉非不智,择地何草草。

不见高飞鸿,厉翮摩苍昊。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