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八》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八》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幸身无事时,种种妄思量。

张三腨口窄,李四帽檐长。

失脚落地狱,将身投镬汤。

谁知受热恼,却不解思凉。

(0)
注释
妄思量:胡思乱想,不切实际的想法。
腨口窄:形容嘴巴小。
帽檐长:指帽子宽大,边缘较长。
受热恼:承受酷热带来的烦恼。
翻译
在平安无事的时候,我却胡思乱想。
张三嘴巴小,李四帽子宽大。
不小心跌入地狱,又投身于滚烫的油锅。
谁能理解我承受的酷热痛苦,却不懂得寻求清凉。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属于他的《拟寒山拾得》系列。从内容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悟。开篇“幸身无事时,种种妄思量”表达了诗人在平静无忧的日子里,不免会产生各种杂乱的思考。这反映出古代文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性,他们即便是外表看似悠然自得,也难以避免世事的干扰。

“张三腨口窄,李四帽檐长”则是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社会上某些人的形象。这里的“张三”和“李四”很可能是虚构的人物,用来代表不同类型的人,他们或许因外貌特征而被世人所记。而这两句也在暗示,尽管人们表面上的区别可能非常明显,但这些区别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接着,“失脚落地狱,将身投镬汤”则是用了强烈的视觉象征来描绘人一旦跌入苦难或灾难时的情景。“地狱”和“镬汤”都是古代对痛苦极端状态的比喻,表明了生活中的坎坷可能将人推向绝望的边缘。

最后,“谁知受热恼,卻不解思凉”则是诗人深刻地指出,在经历了烈火般的困境后,有些人仍旧无法领悟到平静和清凉带来的安宁。这里“热恼”与“思凉”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痛苦和煎熬,后者则是涤荡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内心世界复杂性的一种描绘。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面对社会现实时那份无奈与超然。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鸡鸣

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

荡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

刑法非有贷,柔协正乱名。

黄金为君门,璧玉为轩堂。

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

刘玉碧青甓,后出郭门王。

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

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

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足傍。

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0)

锦城春望

和风装点锦城春,细雨如丝压玉尘。

漫把诗情访奇景,艳花浓酒属闲人。

(0)

别元九后咏所怀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0)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0)

辛未闰四月即事·其一

閒居喜无事,冠栉每晨兴。

今朝鸠唤梦,疑是大雨徵。

万事虽颠沛,此兆常可凭。

须臾倒江湖,一扫蛮瘴腥。

雨罢有何好,环江数峰青。

蛟龙得时横,长堤豁然崩。

衰老甘寝寐,半夜闻雷声。

连冈万株松,漂零一毛轻。

雨意疑未已,浮浮晚云蒸。

咄哉造化儿,徒劳竟何成。

(0)

金字经·其四喜舍弟昌明至

白丁留迹少,红甲迸畦稠。淡泊相看不强求。休。

老身今自由。心无疚。随意度春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