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双庙镇峡楼》
《题双庙镇峡楼》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峰巍鳌柱疑娲立,地峻龙门自禹开。

山色半昏朝欲雨,滩声不蛰夜何雷。

云屏烟障相迎送,沙鸟风樯几去来。

徙倚阑干不知倦,一诗弹压愧非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āngmiàozhènxiálóu
sòng / céngbǎi

fēngwēiáozhùjùnlóngménkāi

shānbànhūncháotānshēngzhéléi

yúnpíngyānzhàngxiāngyíngsòngshāniǎofēngqiánglái

lángānzhījuànshītánkuìfēicá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壮丽景色时的心灵震撼和艺术表达上的自谦。开篇“峰巍鳌柱疑娲立”一句,以“巍”字形容山之高峻,再以“鳌柱”比喻山之雄伟,通过对比天地之间的神话巨人娲皇的形象,使人觉得山如同挺举天地的柱石。紧接着,“地峻龙门自禹开”,则是用历史典故烘托景色之险峻,暗示了诗人站在这自然与历史交织的地点感受到了时间的沉重。

“山色半昏朝欲雨”一句,通过对山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即将来临的雨气氛围,而“滩声不蛰夜何雷”则以清晰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水流湍急、声音如雷,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接下来的“云屏烟障相迎送,沙鸟风樯几去来”,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飞鸟掠过水面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对云、烟、鸟、风的细致观察和描摹,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动感和生命力的场景。

最后,“徙倚阑干不知倦,一诗弹压愧非材”则流露出诗人的自谦之意。诗人在大自然面前,感到自己的才华不足以完全表达眼前的壮观,因此有了“愧非材”的感慨。这不仅是对个人才艺的反思,也是一种文学上的谦逊和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山峡、云烟、水流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穿插,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大自然无尽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寒食戏赠

春暮越江边,春阴寒食天。

杏花香麦粥,柳絮伴鞦韆。

酒是芳菲节,人当桃李年。

不知何处恨,已解入筝弦。

(0)

送端上人游天台

师今欲向天台去,来说天台意最真。

溪过石桥为险处,路逢毛褐是真人。

云边望字钟声远,雪里寻僧脚迹新。

只可且论经夏别,莫教琪树两回春。

(0)

乞新茶

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

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

(0)

赠柳氏妓

冶艳出神仙,歌声胜管弦。

词轻白纻曲,歌遏碧云天。

未拟生裴秀,如何乞郑玄。

不堪金谷水,横过坠楼前。

(0)

静吟

骚雅荒凉我未安,月和馀雪夜吟寒。

相门相客应相笑,得句胜于得好官。

(0)

蜀中赏海棠

浓澹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

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