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今欲向天台去,来说天台意最真。
溪过石桥为险处,路逢毛褐是真人。
云边望字钟声远,雪里寻僧脚迹新。
只可且论经夏别,莫教琪树两回春。
师今欲向天台去,来说天台意最真。
溪过石桥为险处,路逢毛褐是真人。
云边望字钟声远,雪里寻僧脚迹新。
只可且论经夏别,莫教琪树两回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即将踏上的前往天台山的旅程,以及诗人对此次旅行所寄托的情感与期望。诗中不仅展现了天台山险峻而又幽深的自然美景,更通过“云边望字钟声远”、“雪里寻僧脚迹新”等意象,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溪过石桥为险处,路逢毛褴是真人。”这里的“真人”指的是修行者或隐士,表明诗人对他们的尊重和向往。同时,这也暗示了天台山不仅自然美丽,而且也是修身养性的绝佳之地。
最后两句“只可且论经夏别,莫教琪树两回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叮咛,希望他能在旅途中珍惜时光,专心修行,不要让世俗的牵绊再次打扰他的内心世界。这里的“经夏”指的是度过一个夏季,而“琪树两回春”则是比喻生命中的重复与轮回。诗人希望友人能在这次旅行中获得深刻的精神体验,从而超脱世俗的羁绊,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写了天台山的自然美景,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友人行程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追求精神寄托、超越现实世界的心境。
自有五白猫,鼠不侵我书。
今朝五白死,祭与饭与鱼。
送之于中河,咒尔非尔疏。
昔尔齧一鼠,衔鸣绕庭除。
欲使众鼠惊,意将清我庐。
一从登舟来,舟中同屋居。
糗粮虽甚薄,免食漏窃馀。
此实尔有勤,有勤胜鸡猪。
世人重驱驾,谓不如马驴。
已矣莫复论,为尔聊欷歔。
男儿立志要崚嶒,莫与闾阎较重轻。
一寸光阴无放过,十年灯火夙修成。
学疏达境还堪愧,道在穷途亦可亨。
未必儒冠能见误,书窗努力继芳声。
众芳凋谢。堪爱处、老圃寒花幽野。照眼如画。
烂然满地金钱,买断金钱无价。
古香逸韵似高人,更野服、黄冠潇洒。向霜夜。
冷笑暖春,桃李夭冶。
襟期问与谁同,记往昔、独自徘徊篱下。采采盈把。
此时一段风流,赖得白衣陶写。
而今为米负初心,且细摘、轻浮三雅。沈醉也。
梦落故园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