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道通身去,迢迢劫外参。
随流忘朕兆,痴兀未曾闲。
瞬视成途辙,扬眉落二三。
只应无见顶,子夜白云漫。
鸟道通身去,迢迢劫外参。
随流忘朕兆,痴兀未曾闲。
瞬视成途辙,扬眉落二三。
只应无见顶,子夜白云漫。
这首诗以“鸟道通身去”开篇,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超脱凡俗的景象。诗人通过“迢迢劫外参”,表达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超越世俗的决心。接下来,“随流忘朕兆,痴兀未曾闲”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仿佛在时间的长河中,心灵得以解脱,不再受世俗束缚。
“瞬视成途辙,扬眉落二三”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世界的洞察与理解,似乎在瞬息之间,就能看透事物的本质,留下深刻的印记。最后,“只应无见顶,子夜白云漫”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追寻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整个诗作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体现了宋代禅宗诗的特点,即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法,以诗言志,以诗明心。
数花出篱楥,耿耿照夜阑。
月寒客独起,恍若山雪残。
天风泠然来,坐久身欲翰。
梦酌琼宫浆,荐以雕玉盘。
群妃霓裳冷,天姣环青鸾。
世言朝暮落,耐此十日看。
始知洁白姿,颇胜施朱丹。
大钧纵万物,尔本羞蕙兰。
同类偶自别,亦复得赏叹。
勖哉励贞节,相期在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