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入松.题写生芦菔》
《风入松.题写生芦菔》全文
清 / 李良年   形式: 词  词牌: 风入松

瓜华豆荚已阑珊。采摘记霜前。

全胜二月杨花瘦,斜阳陌、吟渴须餐。

惯见银钗小妇,迎风挑向筠竿。谁分野色上毫端。

玉本笑红圆。前身定是长沙易,写生手、一样流传。

倦客清斋久矣,何人贻鲊香山。

(0)
鉴赏

这首清代李良年的《风入松·题写生芦菔》描绘了一幅秋日田园景象。首句“瓜华豆荚已阑珊”,点明时令已至深秋,瓜果豆荚凋零,显得有些凄凉。接下来,“采摘记霜前”暗示了农事的结束和对霜降的敬畏。

“全胜二月杨花瘦”将秋季的芦菔与早春的杨花相比,赞美其虽不如杨花繁盛,但更显清瘦雅致,犹如一位素颜佳人。“斜阳陌、吟渴须餐”进一步描绘了芦菔在夕阳下显得更加诱人,仿佛能解诗人的口渴和心灵饥渴。

“惯见银钗小妇,迎风挑向筠竿”运用了比喻,将采芦菔的妇女比作银钗女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们轻盈的动作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野色上毫端”表达了画家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捕捉,而“玉本笑红圆”则以拟人手法形容芦菔的色泽鲜艳,宛如美玉般可爱。

全诗以芦菔为线索,通过描绘秋日田园风光和人物活动,展现出诗人对生活情趣的欣赏和对艺术创作的感悟。结尾“倦客清斋久矣,何人贻鲊香山”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己赠予佳肴的期待,增添了诗的温情。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田园小品。

作者介绍

李良年
朝代:清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猜你喜欢

支硎寺看梅听僧家吹笛

梅引何郎兴,山余支遁名。

寒泉似陇水,僧笛学羌声。

一雨花林寂,无人山殿清。

年年二三月,繁丽不堪行。

(0)

艳情为灵墟二首·其一

桃花宝扇拥檀郎,翡翠轻裾熨麝香。

为怕羊车穿市窄,青骊自控紫游缰。

(0)

东园四首·其四

独酌林皋下,厌厌不计筹。

似能添野兴,还可慰羁愁。

月色十分好,虫声一片秋。

壁间何物在,寒气隐吴钩。

(0)

西湖题小桃王氏别馆

柳外朱楼绚彩霞,阿谁湖上浣春纱。

留人燕子初命子,映面桃花恰始花。

轻薄未应来邺下,呢喃多是怨王家。

东风频驻青骢马,无那桥西酒旆斜。

(0)

从大司马胡公过睦州道中即事呈徐文长记室

孤城全在翠微间,九叠屏风绕郡环。

红树作花欹粉堞,白云如画写青山。

戴村人共秋空远,严濑潮随暮雨还。

自笑无才趋幕府,也从车骑得乘闲。

(0)

云阁薄边功三首·其二

坐筹纡庙略,立道是边机。

但拜封侯印,何曾着铁衣。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