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酌林皋下,厌厌不计筹。
似能添野兴,还可慰羁愁。
月色十分好,虫声一片秋。
壁间何物在,寒气隐吴钩。
独酌林皋下,厌厌不计筹。
似能添野兴,还可慰羁愁。
月色十分好,虫声一片秋。
壁间何物在,寒气隐吴钩。
这首明代诗人陈淳的《东园四首(其四)》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在林中溪边饮酒的情景。"独酌林皋下",诗人以孤独饮酒的形象,展现出一种闲适又略带寂寥的心境。"厌厌不计筹","厌厌"形容心情沉重,不觉时间流逝,忘记了计算杯中的酒筹,流露出诗人沉浸在思绪中的深深沉醉。
"似能添野兴,还可慰羁愁",诗人借酒激发起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借此暂时忘却旅途的羁旅之愁。"月色十分好,虫声一片秋",这两句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秋天的虫鸣,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最后,"壁间何物在,寒气隐吴钩",诗人的眼光转向墙壁,发现一柄悬挂的兵器——吴钩,这不仅增添了空间的冷寂感,也暗含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壮志未酬或思乡之情,以寒气和兵器的隐现,寓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壮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饮酒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微妙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