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宗静上人》
《赠宗静上人》全文
唐 / 雍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世上方传教,山中未得归。

闲花飘讲席,驯鸽污禅衣。

积雨谁过寺,残钟自掩扉。

寒来垂顶帽,白发剃应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zōngjìngshàngrén
táng / yōngtáo

shìshàngfāngchuánjiàoshānzhōngwèiguī
xiánhuāpiāojiǎngxùnchán

shuíguòcánzhōngyǎnfēi
hánláichuídǐngmàobáiyìng

注释
世:世间。
方:正。
传教:传播宗教。
山中:深山之中。
未:尚未。
得:能够。
归:回归。
闲花:无主的花朵。
飘:飘落。
讲席:讲经的座位。
驯鸽:被驯化的鸽子。
污:玷污。
禅衣:僧侣的法衣。
积雨:连绵的雨水。
谁:谁人。
过:拜访。
寺:寺庙。
掩扉:关闭门窗。
寒来:寒冷的日子来临。
垂顶帽:低垂着头顶的帽子。
白发:白发。
剃:剃掉。
稀:稀疏。
翻译
世间纷扰中,山中我未能归去。
闲散的花儿落在讲经台上,驯养的鸽子弄脏了僧人的法衣。
长久的雨后,无人造访这座寺庙,只有残余的钟声自己掩上了门扉。
寒风中我低头戴着帽子,满头白发剃得稀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住在深山中的佛教高僧的生活景象。开篇“世上方传教,山中未得归”表达了高僧对世俗纷扰的超然与对归依佛法的渴望,但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此情此境,流露出诗人对尘世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接下来的“闲花飘讲席,驯鸽污禅衣”则是对高僧日常生活的一种描绘。花瓣轻落在佛经讲解之处,象征着自然界与佛法的和谐共生;而鸽鸟的粪便污染了禅衣,则隐喻出世间尘埃与精神洁净之间的对比。

“积雨谁过寺,残钟自掩扉”此处通过描写寺庙在连绵细雨中的寂静与孤独,表现出了高僧与世隔绝、心灵世界的封闭。同时,“残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

末尾两句“寒来垂顶帽,白发剃应稀”则直接描绘了高僧的外在形象。在寒冷来临时,他戴上帽子;而剃发,则是出家人的标志,也表明其对于俗世的彻底放下,以及对精神修行的坚持。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高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与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

作者介绍

雍陶
朝代:唐   字:国钧   籍贯:成都   生辰:约789~873以前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猜你喜欢

蝶恋花.肖韩见和,复次韵酬之,四首·其二

紫翠空濛庵畔路。满室松声,错认潺湲注。

潇洒苹汀清立鹭。溪山真我归休处。

老子平生无妄语。梅竹阴成,肯舍斯亭去。

种秫会须盈百亩。非君谁识渊明趣。

(0)

南歌子·其一

佳月当今夕,清尊尽客欢。参横斗转夜将阑。

试泛小溪深处、与重看。野水从磨激,群山势郁盘。

殷勤照我一杯残。更有谪仙奇句、斗清寒。

(0)

至竹客岭却寄金山闻老

二十五年丁令威,二十五日鬓成丝。

尘埃满面脚欲破,酒肉熏心舌尽痴。

雨出郭门聊一洗,日从源口便相随。

振衣直上千峰顶,却寄金山长老诗。

(0)

和人谢送笔

词源浩浩笔渠渠,合珥华簪从属车。

洗眼看题挥月字,惊心犹似仰空书。

云林旧截双鸣管,霜野新蒐八窍居。

遣送文房惭瘦劣,千军挥扫正椽如。

(0)

次曾宣干焕送别韵

戎事急于翻白饼,人情难似塞黄河。

谁能戴雪三千丈,更踏冲风十二波。

父老共倾同社酒,儿童齐唱牧牛歌。

烦君为较田家乐,比似兵家孰少多。

(0)

同舍置酒孙园招熊莘老

千年故国阳春地,今日王孙尚姓熊。

坐上堂堂皆此客,云间衮衮看诸公。

题诗小苑春风里,把酒夕阳烟雨中。

莫恨来迟桃李过,绿襕衫色正葱葱。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