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中大水有负郭田在常州云已漂溃作一首示公仪》
《吴中大水有负郭田在常州云已漂溃作一首示公仪》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古风

百谷驰东南,三江浇吴会。

积阴漏云汉,涌水翻积块。

斯民既昏垫,我稼堕颠沛。

鱼鳖有馀粮,郊原靡遗穗。

糊口窃自恕,矜寡将何赖。

天道有盈虚,吾宁罪于岁。

救饥苦谋拙,禹稷不可待。

行矣帆长风,因之浮海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刘敞对江南地区大水灾的深切关注与同情。诗中以“百谷驰东南,三江浇吴会”开篇,形象地描述了洪水泛滥的情景,江南大地一片汪洋,三江水势汹汹,淹没了吴地。

接着,“积阴漏云汉,涌水翻积块”,进一步渲染了洪水肆虐的景象,乌云密布,雨水倾泻,水浪翻滚,堆积的泥沙被冲刷得四处飞溅。这样的自然景观,不仅展现了大自然力量的惊人,也预示着人民生活的苦难。

“斯民既昏垫,我稼堕颠沛”表达了诗人对受灾民众的深切同情。洪水使百姓生活陷入困境,庄稼遭受破坏,生计艰难。面对这样的灾难,诗人感叹“鱼鳖有馀粮,郊原靡遗穗”,意指动物尚能觅食生存,而人类的粮食却无处可寻,对比鲜明,更显出人间疾苦。

“糊口窃自恕,矜寡将何赖”则直接点明了灾民的困境,他们勉力维持生计,但面对如此严重的灾害,即便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无法得到足够的援助。这种无力感和无助感,是诗人对社会救助机制缺失的深刻反思。

“天道有盈虚,吾宁罪于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无奈。他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自然界的常态,人无法改变,只能接受。然而,他并不责怪年岁,而是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是否导致了这一灾难,引人深思。

最后,“救饥苦谋拙,禹稷不可待”表达了诗人对解决灾情的无奈与期待。他认为,当前的救灾措施不够有效,即使是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和稷下学派也不能立即解决问题。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局限性。

“行矣帆长风,因之浮海外”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设想,或许只有通过远航寻求资源或帮助,才能缓解眼前的困境。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江南大水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受灾民众的深切同情,对社会救助机制的反思,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可能解决方案的探索与期待。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宁海道中

又骑弱马耸吟肩,数点旗尖破暝烟。

晓径寒生梧叶露,晚风愁入雁行天。

新年事业唯行路,故国生涯只钓船。

早晚径归耕莽苍,任从人笑客无毡。

(0)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其二

帝业承瓜瓞,天伦映棣华。

千年垂接统,四海自为家。

毕郢终何恨,苍梧邈已赊。

庙壖惊指顾,行路泣悲笳。

(0)

又明日复同惇立总领吴德素运使章思台过天禧寺登雨花台再用前韵

言经朱雀桁,复度白鸡年。

谢公不可见,废垒蔓草缠。

三日瞰坰牧,所怀多昔贤。

陂陀北城墩,谁可作九泉。

石头控峥嵘,目尽西南天。

定都记孔明,赤壁方凯旋。

惟初鼎足计,用意良已虔。

更作长干行,秦淮乱清涟。

残春扫馀花,密叶未有蝉。

高台略四远,绿野浮芊眠。

午阴久未移,幽景为我延。

使君固不凡,况有嘉客先。

老大百念息,爨馀岂遗烟。

了知尘外心,本自无间然。

(0)

戏示幕客

不用黄金更筑台,一时倾盖尽奇材。

关中岂是穰侯物,浪怕诸侯客子来。

(0)

偈二十七首·其十四

日日日东出,日日日西没。

人命在呼吸,百年轻倏忽。

蓦地得逢渠,掀翻生死窟。

放出辽天鹘,万重云一突。

(0)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三十一

溪头杨柳未堪折,岭上寒梅已过时。

欲赠行人无所有,为君拈出岁寒枝。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