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禄雠书已断编,枉将放荡杂真筌。
如何得似东皋子,删却杨朱力命篇。
天禄雠书已断编,枉将放荡杂真筌。
如何得似东皋子,删却杨朱力命篇。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的《列子庙二首(其一)》。诗中以列子庙为背景,通过对比与反问,表达了对列子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句“天禄雠书已断编”,借用了古代官府校勘书籍的典故,暗示列子的著作在历史长河中的流传与保存。这里的“天禄”象征着权威与传承,“断编”则意味着书籍的整理与校订工作已经完成,暗含了对列子思想价值的认可和重视。
次句“枉将放荡杂真筌”,则表达了对列子思想中某些放纵不羁元素的反思。这里的“放荡”可能指的是列子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而“真筌”则是指真正的道家精髓或核心理念。诗人认为,列子的思想中不应混杂过于放纵的元素,而应保持其核心的纯净与真谛。
后两句“如何得似东皋子,删却杨朱力命篇”,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东皋子是东晋时期的隐士,诗人希望列子的思想能够像东皋子那样,保持纯粹与高洁,摒弃不必要的放纵。同时,这里也借用了杨朱的“力命”思想,即强调个人努力与命运之间的关系,诗人希望列子的思想能够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在修为与外在行动的统一,而不是过分强调宿命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列子思想的深入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哲学中“自然”、“自由”与“内在修为”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道家思想的批判性思考。
胜负无常数,先观曲直知。
隐然壮吾国,孰敢敌王师。
致讨皆声罪,徂征必有辞。
一言明逆顺,大势决雄雌。
缟素炎图定,包茅霸业基。
后儒喜穿凿,妄意说升陑。
夜境沉沉寂,高城忽四更。
山收霾净尽,月吐魄初生。
已过三通鼓,犹残二尺檠。
始疑千嶂合,徐觉半窗明。
顾兔空留照,荒鸡太少情。
应须烦玉斧,缺处更修成。
蝉噪螀啼众窍号,岂知今代有诗豪。
谐如帝所闻天乐,壮似胥江看雪涛。
险韵森严压皮陆,短章高雅逼韦陶。
老夫欲反樊川序,长吉安能仆命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