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喜结诗文会,胜日同盟香火缘。
忠义千秋悬日月,沧桑一瞥化云烟。
登堂礼乐从先进,入座衣冠尽后贤。
一勺权当清酒荐,潢污行潦在山泉。
少年喜结诗文会,胜日同盟香火缘。
忠义千秋悬日月,沧桑一瞥化云烟。
登堂礼乐从先进,入座衣冠尽后贤。
一勺权当清酒荐,潢污行潦在山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社友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往竹溪寺参拜关圣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忠义精神的崇敬。首联“少年喜结诗文会,胜日同盟香火缘”表达了年轻时的诗友聚会,如同在美好的日子里结下深厚的友谊,这种情感如同香火般延续。颔联“忠义千秋悬日月,沧桑一瞥化云烟”则高度赞扬了忠义精神,将其比作永恒的日月,即使时光流转,也难以磨灭。颈联“登堂礼乐从先进,入座衣冠尽后贤”描述了进入寺庙后的仪式感,向先贤学习,衣冠整齐的后辈们恭敬地跟随。尾联“一勺权当清酒荐,潢污行潦在山泉”以简朴之物表达对先贤的敬意,即使是最普通的水,也能在山泉中找到其纯净的价值。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
芙蓉居右,华盖居后。象居其间,不几培塿。
爰架余宫,爰栖余踪。坐而睨之,主卑客崇。
卑者当足,崇者当目。
崇卑不同,余却得象之精,忘象之形。
筑堂对象,拔翠横青。有粲兮色,有涵兮德。
柳下之介,伯夷之特。颜之坐忘,孔之屏息。
彼混莫伦,余配以仁。彼矫莫亲,余交以神。
无彼无此,孰主孰宾。余爱之溺,孰不云癖。
象山难忘,道山可易。于彼游心,于此扫迹。